坐擁濟源郡南部的源候柳審親自來到焦城,再一次面見嬴常,宣布無條件投降,秦軍隨后派出四個秦燕小軍團,駐守濟源郡南部四縣!
四月二十八日!
秦軍留守一萬秦燕軍團駐守焦城,其余三十八萬秦軍與十八萬秦燕軍團,總共五十六萬大軍向武陽郡開赴!
當秦軍東進的消息傳出,頓時引起武侯華樂和陽候杜空的恐慌,但兩人并沒有向濟源郡一王二候一樣投降,而是選擇報團取暖,兩人將所有能調用的軍隊集結在常山,總共六萬大軍!
常山位于武陽郡西部,乃武侯華樂的都城!
五十六萬VS六萬!
而武陽帝都的燕朝廷好像已經認命,變的非常佛系,對待秦軍東進,一點都不在乎,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一晃十日,五月八日!
經過十日行軍,六十萬秦軍終于來到常山,抵達常山之后,嬴常并沒有著急攻打,而是派人出使,勸華樂和杜空投降,并給了華樂和杜空一天時間考慮。
華樂和杜空心存僥幸,拒絕投降!
第二天,五月九日!
六十萬秦軍正式攻打常山,華樂和杜空的六萬聯軍面對黑色洪流般的秦軍,根本不堪一擊。
秦軍剛剛發動攻勢,城樓上的聯軍紛紛丟盔卸甲的潰逃,使秦軍不費吹灰之力奪下常山,一舉剿滅了武陽郡所有反抗力量,華樂和杜空也被嬴常賜死在常山城樓上。
秦軍奪下常山之后,迅速拿下武陽郡以北三縣!
五月十五日,包括常山在內的武陽郡以北三縣,各駐守了一萬秦燕小軍團,隨后三十八萬秦軍主力與十五萬秦燕軍團,總共五十三萬大軍直撲武陽帝都!
一晃五日!
武陽帝都!
武陽城東南西北四大城門之外,烏泱泱的黑甲大軍形成一道包圍圈,將這座傳承八百年的大燕帝都包圍而起,相對于城外的兵甲林立,城內兵卒少的可憐,四大城樓僅有寥寥數千守衛,與城外的黑甲大軍相比,猶如螻蟻一般不顯眼。
北城門六百步之外,秦軍陣列最前列,九旒龍旗之下,嬴常獨自一人騎著云霄戰馬望著武陽北城墻,雖然看的方向是城墻,但他的目光卻不在城墻上,而是在一座金瓦紅墻的塔上!
這座塔,正是位于燕皇宮的摘月閣,十八丈之高,高聳入云,縱然站在城外,也能清晰看見這座高高的閣樓!
嬴常遙望城內這座摘月閣,不禁感嘆一聲:“廢盡民力建造巨塔,燕帝國滅的不冤!”
嬴常將目光從摘月閣收回,轉頭看著身后的裴吉問道:“燕朝廷還不投降?”
裴吉聞言,連忙作輯應道:“回陛下,還未投降,估計燕朝廷的大臣們正在商量!”
“商量什么,還有什么好商量的,派人喊話,告訴城內的人,朕給他們半個時辰的時間出城投降,否則立即破城,另外還要告訴他們,主動投降和被迫投降,可不是兩碼事!”嬴常神情冰冷的說道。
“遵命!”裴吉神情肅穆的作輯應道,緊接著便挑出一千名嗓音大的禁衛軍,然后讓一千名禁衛軍站在最前排,對著城墻方向齊齊高喊道:“城內的人聽著,我家陛下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投降,否則城破人亡,宗廟屠毀,另外,我家陛下還說,主動投降和被迫投降,并非一回事,望城內之人慎重,勿要做無畏的抵抗!!”
“城內的人聽著......”
一千禁衛軍連喊三次,將聲音清晰的傳到城內每一個軍民,而城內則沒有半點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