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傳統木匠的基本工具**還是比較了解的,他小時候寒暑假都是在鄉下奶奶家,喜歡滿山遍野亂跑,有一次大雨之后上山找鳥蛋玩,恰好在一個雨水沖過的山溝里找到一把二戰時日本侵略者的軍刀。
那刀把已經腐爛沒了,倒是刀刃刀口并沒生銹,保存的比較完整。
小孩子的時候,正是迷武俠的年紀,遇到這樣的寶貝自然喜出望外,于是便求著同村的楊木匠幫他做一個木頭把和刀鞘。
那個年代的人熱情,能幫助人的時候,都不會吝嗇自己的體力,有利無利都起的很早。
于是他就給楊木匠當了倆小時的下手,把那些個奇奇怪怪的木匠工具玩了個遍。
或許是印象深刻,那畢竟是他穿越前幾十年的人生里,唯一一次真正意義完整的探險,因為有收獲,所以那時候的每個片段,如今都記憶猶新。
**閉上眼睛,回憶當時記得的那些工具,然后用樹枝在松軟的土地上記下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木匠工具,規矩是第一位的。”
所謂規,就是圓規,矩就是角尺。
他用樹枝在規矩兩個字上打了對號,因為這兩個工具是可以用木頭和石刀完成的。
“第二種是墨斗,那東西我可以用這可栗樹皮內的纖維織繩完成,墨的話就用碳粉替代。”
想著,墨斗下面也打了對號。
“斧子錘子可以用石頭和木頭兩種材質制作,能滿足傳統的木匠需求,但是鉆,木銼,刨子,鑿子,鋸,這些用石頭根本做不出來,必須用金屬,我去哪里弄銅鐵啊!”
**很清楚,木匠這個技能他必須掌握,否則恐怕無法完成造船術的觸發,而沒有造船術,他根本無法離開這里。
他皺眉想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拔腿就往當初他發現裂口山洞的塌方懸崖下奔去。
幾分鐘后,他來到當初差點成為他居所選址的懸崖裂口山洞處。
這里還和之前一樣,陽光照射不足,潮乎乎的讓人不適。
在這裂口山洞的前面,長著一片紫色的野花,花朵的形狀就好像是樹葉上的毛毛蟲,呈橢圓形的柱體。
幾只蜜蜂在這些野花之間停停走走,忙得不亦說乎。
**蹲下身來,用手扶著一朵野花仔細辨認了一下,嘴角不由得慢慢翹起來,笑著自言自語道:
“果然是銅草花。”
在人類歷史上古老的年代,那時候還沒有高科技的探測儀器,但是聰明的中國古人們通過總結萬物的共性和聯系,開始了掌控大自然的腳步,而這種共性哲學,正是源自于易經。
古老的中國人發現,要想尋找質量上乘的銅礦,首先要在春暖花開的時節走遍漫山遍野,尋找一種紫色或者藍紫色的野花,凡是有這種野花密集生長的地方,必定會有豐富的銅礦資源,于是這種花便被命名為銅草花。
**老家的山里有這么一片野花,他和村里的小伙伴在那里找到過陵石甚至是天然的紫銅塊,只是那礦脈太小,所以并沒有被開發。
上次他尋找居所位置的時候,就看到了這片紫色野花,只是當時并沒有對金屬的需求,所以并沒在意。
“這些野花從里,都是懸崖塌方滾落下來的大小石塊,在這些塌方石塊散落的區域之外,紫色野花開始變得稀疏,難不成,這些野花的成因是這些塌方形成的碎石?”
這無疑是一種驚喜。
他在撿起一塊半覆蓋泥土的石頭,擦干凈后露出半結晶體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