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第三頁,這頁記載的術法名為《御劍術》,只要修煉了這術法,就可以御劍飛行,《御劍術》同樣也是馭劍閣的基礎術法,蕭云川繼續解析著……
翻過一頁頁《柳青風術解》,不斷解析著書中的基礎法術,時間隨著悄然逝去。
……
時間臨近冬至。
《柳青風術解》只記載了近百種術法,而且大多都是基礎的術法,蕭云川好歹也是筑基后期修士,而且還有太和之目的協助,他領悟這些基礎術法,信手拈來、易如反掌,簡直不要太簡單。
只用了一個月,他就吃透了《柳青風術解》里的全部術法。
而剩余的時間,蕭云川則在是解析《青蓮劍典》。
《青蓮劍典》的第一式、第二式,煉氣期境界就能修煉,但第三式卻要筑基期,蕭云川吃透了《柳青風術解》后,著手便解析起了第三式《一江春水》。
解析《青蓮劍典》的難度,自然要遠超《柳青風術解》,但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耗費數月的時間,他終于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解析術法的時候,蕭云川偶爾心慌意亂時,也會到九霄劍宗到處逛逛,就是這幾次偶爾外出,他觀察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九閣修士的佩劍習慣,各不一樣。
浩然閣崇尚君子之風,因此浩然閣的修士,劍柄處都掛有劍穗。
霸劍閣修士習慣背著劍,但這些劍都是重武器,又大、又寬、又闊、又重。
天機閣的修士比較特殊,他們身上看不到劍的影子,但蕭云川推測應該是放在了儲物袋。
鑄劍閣修士背負劍匣,劍匣里裝著很多柄劍。
太淵閣修士的劍,橫著別于腰后。
劍靈閣修士的身邊,跟有一位捧劍的劍靈。
凌空閣修士掛劍于腰間,劍柄朝前,劍尖朝后。
馭劍閣修士也背著劍,但劍的數量比較多,最少者二柄,最多者幾十柄。
但最特殊的還是流云閣。
師傅蕭逸辰的劍,掛在自己房內。
大師兄齊映云不知是沒有劍,還是和天機閣修士一樣,將劍放在了儲物袋里。
二師兄吳狄背著巨劍,這很顯然就是霸劍閣的配劍作風。
三師姐楊柳溪修煉的應該是凌空閣的劍法,應該她的劍掛于腰間,劍柄朝前,劍尖朝后。
四師兄李長安的配劍方式,無從得知了。
蕭云川則是按照之前的習慣,將劍放在了儲物袋里,但這樣的話,別人會不會誤以為他是天機閣的修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