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一半,分布在帝都的每一個地方,刺探著武啟想要的信息。
......
次日!帝王殿。
皇帝帶傷上朝。
太監李四看著群臣,說道:“陛下有旨,今日朝會,各位臣工有事盡可啟奏。”
“啟奏陛下,臣有大事啟奏。”禮部尚書池德站出,跪于御道。
“準奏!”皇帝回應。
“陛下,蔡國使團有三人被殺!”池德說道。
皇帝聞言,頓時大怒:“什么!此事為何朕不知?豈有此理,兇手是何人所為?”
“回稟陛下,經查明,兇手便是六皇子所為,蔡國使團提出必須嚴懲兇手,不然將取消和親,不日發兵。”池德說道。
皇帝得知是武啟,卻變得異常的冷靜下來。
“傳他上殿。”皇帝說道。
“宣,六皇子上殿。”
太監喊道。
武啟便是走了進去,發現大臣對他,也是指指點點。
“各位大臣,好久不見啊!”
武啟笑道。
跪下。
“兒臣,拜見父皇,父皇萬歲萬萬歲。”
“武啟,你可知罪!”皇帝問道。
武啟抬起腦袋,一臉楞逼,搖頭:“父皇,不知兒臣何罪之人?還請父皇明示。”
“哼,朕問你,蔡國使團有三人,可是你所殺。”皇帝問道。
武啟聞言,立馬點頭,然后起身,說道:“不錯,是兒臣所殺。”
“很好,既然你已承認,還不知罪?”皇帝說道。
“知罪?兒臣何罪之有?要兒臣說,他們該殺,欺凌帝尤國百姓,見一次殺一次。”武啟說道。
“荒唐,無知!如此一來,便是給蔡國找到發兵的理由,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東西。”皇帝壓制怒氣:“諸位愛卿,都說說。”
丞相站出,看了武啟一眼。
“啟奏陛下,依老臣之見,六殿下當街誅殺蔡國使臣,實乃大罪,按律當斬!”丞相說道:“如此一來,方能向蔡國使團一個說法,若因此開戰,國之將破,還望陛下明斷。”
“臣和丞相大人想法一致。”
“臣等一樣。”
“......”
幾乎所有大臣,都贊同丞相的說法。
武啟卻是冷冷的掃了一眼,說道:“你們這群廢柴,要你們何用,一群沒用的東西,平日里,只知道貪圖享樂,國家有難,不見你們有半點作為。”
“今日帝尤國,如此貧困,百姓疾苦,民不聊生,都有你們這群庸臣不作為的原因。”武啟說道:“區區一個蔡國,就讓你們如此膽怯,廢柴!一群垃圾。”
武啟所言,讓得皇帝一愣,他自然是沒有想到,武啟竟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丞相氣得不行,立馬說道:“陛下,為了帝尤國的百姓,還望陛下明斷。”
說完,丞相便是跪下,其余大臣,紛紛跪下。
看到這樣的形式,皇帝先是皺起眉頭,這明顯就是在強逼。
他非常不喜歡的這樣的感覺,反而中意武啟所說的話。
“武啟,朕問你,倘若蔡國來犯,你可有把握將其擊退。”皇帝問道。
武啟當即跪下,說道:“父皇,區區一個蔡國,兒臣根本不放在眼中,即便蔡國聯合巴蜀兩國,兒臣也能讓他們有來無回。”
“好,正合朕心意,帝尤國,從建國至今,便沒有和親的先例,更沒有割地求和的先例,到朕這里,也絕對不可以。”
“要戰便戰,朕豈能懼之!傳朕旨意,禮送蔡國使臣出國。”皇帝說道。
丞相一聽,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