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妾能與你相識,這是臣妾的福氣。”苗玟笑道,但心里也擔心武啟對自己沒什么想法。
呀。
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苗玟心里嘀咕了一句,這還是自己嗎?
...
次日一早。
武啟高坐龍椅上,目光落在上朝的大臣身上。
此時此刻,所有大臣得知天機門事件后陷入恐慌之中。
天機門上萬弟子,加上多國聯軍紛紛前往帝尤國,不日,必然有一場大戰。
天機門何等存在,得罪天機門,整個帝尤國堪憂。
大臣擔心,人之常情。
畢竟,他們都清楚天機門勢力之大,不容小覷。
商鞅作為相國,見群臣對天機門聯合諸國討伐帝尤國憂心忡忡,于是便說道:“各位臣工,稍安勿躁,若有想法,或是計策,盡可奉上。”
“陛下,臣懇求陛下求和,一旦戰火興起,受傷害的還是百姓。”
上奏的是禮部尚書,他剛說完,其余大臣紛紛跪下,懇求武啟求和,千萬不能戰。
三分之二的大臣,都是求和。
但剩下的都是武將,卻不茍同。
要戰便戰,畏戰求和,那是求死之道,帝尤國遲早滅亡。
“陛下,臣等主站,天機門乃武者門派,歷來欺人太甚,動不動聯合諸國興兵進犯,實屬可惡。”
“對,戰,若不戰,天機門必然得進寸尺。”
“四戰到底。”
武將表態,這是武啟想要的答案。
當今亂世,群雄并起,天下紛爭,百姓民不聊生數百年。
家不像家,國不像國。
百姓無不擔心明日是否還能活著,生死都不能保障,又和談幸福生活。
“朕,已經懂諸位臣工的意思。”
武啟接著說:“天機門縱然強大,但帝尤國豈能被嚇倒?各位臣工有沒有想過,小國想要生存,談何容易,一味求和,最終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自取滅亡。”
“朕說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誅之。”
“天機門,不可能答應求和,黃良死在帝尤國,本就是天機門一手策劃,目的就是為了宗主之位,所以從現在起,誰也不許提求和的想法,一致對外。”武啟說道。
“臣遵旨...”
所有大臣,紛紛表態。
商鞅最后做了一個總結。
“報,啟奏陛下,密探來報,天機門與諸國已經啟程。”
“好,知道了。”武啟隨后讓呂布,白起出發。
...
黃海帶著5000內部弟子,6000外圍弟子,還有15萬諸國聯軍抵達帝尤國西部西嶺關。
西嶺關地處高原盆地,四周山巒起伏,西嶺關剛好建立在盆地中間。
西嶺關有百姓幾萬人,他們得知有聯軍來犯,也是非常緊張,但百姓卻紛紛自發組織起來。
將家中的糧食,紛紛送往西嶺關。
因為守住了西嶺關,他們才有家。
當今陛下是明君,不但廢除他們的奴隸身份,還賜給良田以及種子。
若是帝尤國沒了,這一切都會沒有,甚至又回到曾經那樣的黑暗日子。
就是不知道帝尤國能不能打勝。
西嶺關不遠處的一個村子。
村子把大家召集起來,說要籌集糧食送往邊關。
村民一呼百應,紛紛動起來。
但,有一人,卻很擔心。
“村長,咱們能守得住嗎?”
說話的是一個女孩子,年芳十八,容顏嬌美,絕色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