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見到的零字斗鎧設計圖紙,還比較粗糙,與其說是斗鎧,不如說是一件貼在衣服表面上的鎧甲,可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樓高再次給了楊明一個大大的驚喜。
在這份全新的零字斗鎧設計圖紙上,詳細地描述了全新的概念,全新的零字斗鎧除了能夠增強人體能力的基本功能外,還要求具有良好的防護性能、復雜環境的適應性,以及通信、偵查支持等功能,若是真的能夠實現,全新的零字斗鎧可以大幅度提升魂師的防御力,運動能力和生存能力。
對于全覆蓋的零字斗鎧而言,最難的一點便是人體的關節連接部位,十個關節,分別是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腳關節、腰關節、手關節、胯關節,它們是骨轉動的樞紐,即是支點或支軸。
人體的這十個關節靈活性、韌性非常關鍵,若是沒有處理好的話,就會容易造成關節損壞,甚至是關節周圍肌肉的血循環不良,若是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人體行動不便,手腳不能夠大幅度地運轉。
在這里頭就非常考驗一名匠師精心獨到之處,神匠樓高的處理非常老道,設計圖紙當中,在零字斗鎧的關節部位呈現球形,這是避免在人體活動的時候傷害到關節處,可以說得上是天才的創意,但這樣一來,也導致鑄造的難度非常高。
鑄造也分很多級別,一般來說,都是百鍛,所謂百鍛,就是一個零件的每一個部位都經過上百次鍛打來完成,更高層次的還有千鍛。
鍛打的次數越多,金屬的雜質也就越少,當然,必須要足夠好的金屬,才能經受得住千鍛帶來的壓力。
對于這一點,楊明曾經將上一世唐朝的百煉鋼方法簡單地告訴過神匠樓高,百煉鋼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百鍛打造斗鎧的工藝流程上。
當然,苦于楊明并不是理科生,對于百煉鋼到底具體怎么做,他是不知道的,好在神匠樓高技藝精湛且經驗豐富,愣是從楊明的口述中推演出完整的百煉鋼方法。
百煉鋼是楊明上一世唐朝的一種制鋼工藝,它的主要特點是制煉過程中要反復加熱鍛打、千錘百煉。由于制作艱難,產品性能較好,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贊許。古代將炒鋼經反復折疊鍛打變形而制成的鋼及其工藝。其特點是反復加熱鍛打。多次反復鍛打可排除鋼中夾雜物,減少殘留夾雜物的尺寸,從而使其成分趨于均勻,組織趨于致密,細化晶粒,改善鋼的性能。古代工匠把“精鐵”加熱鍛打一百多次,一鍛一稱一輕,直到斤兩不減,即成百煉鋼。
楊明凝神看去,卻見,神匠樓高熟練地按動燃氣爐鍛造臺上的按鈕,燃氣爐鍛造臺中央裂開露出下面的鍛爐,神匠樓高將一塊金屬固定在鍛爐旁邊的卡槽上,再按動按鈕,將它送入鍛爐內。
燃氣爐打開,內部逐漸升溫,1350攝氏度的高溫,哪怕有著隔離措施,楊明站在燃氣爐鍛造臺外,依舊能夠感受到一陣陣撲面而來的熱風,豆大的汗水不斷滲透出來。
待到燃氣爐充分加熱后,神匠樓高猛地拉動風箱拉桿,這拉桿所需要的力道明顯不小,能夠明顯地看到神匠樓高的胳膊鼓起拳頭大的肌肉,古銅色的皮膚之下一條條青筋暴露出來。
“哼哧!哼哧!哼哧!”
做這種體力活,神匠樓高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很有節奏感地一呼一吸,調動著魂力傾斜到手臂當中,使得他的手臂受到保護,不被高溫燙傷的同時,快速地拉出拉桿,旋即用力往里推,不斷地重復這個動作。
風箱里產生氣流的沖撞,從氣閥中噴進爐膛內,內里的火焰越發高漲,跳動著藍汪汪的火苗子。
楊明歪著腦袋,盡管這個過程異常枯燥,但他也明白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所以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
在燃氣爐的高溫作用下,金屬很快變得通紅。
“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
待半個小時過后,神匠樓高拿著鐵鉗,將火紅的鐵胚取出,放在砧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