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算關系再遠,也依舊不耽誤卡拉曼達在這搞旅游創收,在購買了門票、進入了這座廢棄的礦場之后,亞索還真的就感受到了一種微妙的熟悉。
不得不說,卡拉曼達人能賺錢,那是真的有些本事,雖然這里的建筑物數量不多,但真的還有皮城那個味!
大量的紅磚建筑鑲嵌著閃閃發光的玻璃幕墻,轉角處包裹上一層黃銅建材,在陽光下映射著金屬特有的明亮光澤;小型廣場上,大量讓人半懂不懂的金屬制雕塑,巧妙的點綴了人造寶石和廢棄的海克斯水晶;行走在街道之中的群眾演員都經過了巧妙的“海克斯軀體改造”,他們用假肢和單片鏡偽裝成皮城紳士,步履匆匆的營造出一種急急忙忙的氛圍;而在山體周圍,一座座“海克斯工廠”的門面像模像樣,仿佛真的是什么了不起的研究場所……
雖然亞索能清晰的看出這些建筑物、這些仿制品和皮城原版的區別,但至少像是慎和易這樣沒有真正在皮爾特沃夫生活過的人,對于這個景區還是相當滿意的。
嗯,話說回來,真正在皮城生活過的人也不會買票來這種地方就是了。
一開始的時候,三個人仿佛只是尋常游客,跟隨著不怎么密集的人流,東瞧瞧、西逛逛的,甚至亞索還買了兩個空殼的仿制品,儼然一副沒見過世面的外來者的樣子。
而在大致了解了這座主題公園的結構之后,他們很快來到了一座仿制的海克斯工廠面前——雖然明面上這里叫做【奇思妙想海克斯工坊】,但實際上這里卻是一個近似于密室逃脫的游樂場所,游客可以在購票之后,進入其中,模擬一次工廠機器故障之后的大逃亡。
只不過和有著精妙劇本的密室逃脫不同,這種“大逃亡”實際上倒是和游樂場聯票差不多,沒有亂七八糟的密碼破譯和推理環節,大多是“乘坐軌道原料礦車沖過鐵水爐(激流勇進)”“穿過危險的生化實驗室(鬼屋)”“踩著巨型螺絲翻越故障機械(室內攀巖)”這種項目。
不過和尋常的游樂場不同,這里被改造為了皮爾特沃夫的風格,而且主體建筑本身就是擴寬的礦坑結構,所以哪怕聯票價格堪稱坑人,但打多數的游客還是會選擇體驗一番。
畢竟……來都來了。
交完錢之后,三個大老爺們在售票員微妙的目光之中,若無其事的進入了礦坑內部——他們手里的聯票每玩完一個項目,就會在對應的地方蓋章打空,每個項目體驗一次,在場的一些孩子還會纏著自己的父母,試圖多玩幾局,只有亞索三人,自打進入了礦坑之后,就看向了黑黢黢的墻壁。
正經人誰盯著墻看啊!
不過多虧了這是室內礦坑雖然經過了擴建,但在容納了各種設施之后依舊偏小、偏暗,再加上不少熊孩子興奮的喊叫,并沒有人注意到這里有三個大老爺們正將自己的目光放在墻上。
通過了一番探索,三個人很快確定了這座游樂場的內部結構,在將手里的聯票送給了一個哭鬧著再來一次的孩子之后,他們愉悅的看著那孩子在激流勇進上來了四次,這才滿意的離開了游樂場。
然后他們故技重施,又游覽了博物館、室內運動場,在當天晚上心滿意足的離開了礦場之后,比照著地圖,大致確定了未開放礦坑的具體范圍。
在夜色之中,三人再次出動,這一回,他們的目標是那幾處未開放的、有重兵把守的礦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