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戰爭石匠和帝國商人合作,收買并對恕瑞瑪沿海城邦施加影響,甚至成功策反并拿下了烏澤里斯、泰利什尼和卑爾居恩三個據點。
北邊鐵刺山脈兩邊,弗雷爾卓德的蠻族和諾克薩斯的北境軍團也是老對手了,冬季防御夏天反攻也是諾克薩斯北境軍團的常態,這種季節性戰斗一方面消耗巨大,一方面也滋養起了一個龐大的軍功利益集團,甚至斯維因本人和諾克薩斯之手德萊厄斯也與之有著不小的聯系。
四面開戰的情況下,哪怕諾克薩斯帝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基層管理嚴格,整個國家依舊赤字嚴重。
為什么諾克薩斯的政治斗爭是符文之地最為頻繁、嚴苛、殘酷的?
因為在諾克薩斯,抄家滅族是一種常用的、彌補財政困難的手段。
在很多人看來,諾克薩斯仿佛是一個龐大陰影,隨時可能帶來戰爭。
但在斯維因的眼里,諾克薩斯雖然龐大,卻并不強大——或者說,它并沒有人們通常認知之中的那么強。
想要扭轉這種局勢,硬撐著是沒有意義的,四面開戰的情況下,撐下去只能讓帝國陷入崩潰,甚至四分五裂。
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斯維因才會在上臺之后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及血雨腥風的肅清。
他自斷一臂,屈辱的在亞索手下求和,以完全退出艾歐尼亞為代價,換取了東線的安寧——斯維因看出了艾歐尼亞人不會選擇反攻,更愿意建設初生之土,所以當機立斷,甚至后來和亞索進行有限的合作、參與多邊外交、抽調皮城間諜,也要維護好東部海岸的和平。
在北邊,斯維因和德萊厄斯唱起了雙簧,合力拿下了時代盤踞在掘沃堡的瓦爾羅坎家族,消滅了地方割據武裝之后,將鐵刺山脈周圍置于軍管之下。
通過這種手段,斯維因得到了北境軍團的認可,這種認可一方面讓北境軍團安穩的固守在了北部,一方面也為接下來的內部肅清做好了準備。
果然不出斯維因的預料,隨著改革的深入、貴族權力的動蕩,有不開眼的家伙公然打出了反叛的旗幟——而得到了北境軍團認可的斯維因迅速的干掉了對方,既消滅了敵人,又進一步壓縮了貴族的空間。
至于西邊和德瑪西亞的斗爭……
正好趕上了之前塞拉斯的叛亂,德瑪西亞在瓦羅蘭公國的影響力減弱,但斯維因并未第一時間擴大影響,而是同時抽調勢力,全力南下!
烏澤里斯的確丟了。
在很多人看來,斯維因似乎在變得鴿派,變得軟弱——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份看似軟弱的后面,究竟積蓄著怎樣龐大的力量。
不需要在北境主動搞事情,不需要在西邊武裝干涉,不需要在東邊跨海作戰的諾克薩斯,已經不聲不響的在泰利什尼和卑爾居恩囤積了超過十萬的正規軍。
整個諾克薩斯已經蓄滿力量的彈簧,等著澤拉斯一頭撞在泰利什尼的堡壘上,頭破血流之后,一路銜尾追殺,最后鯨吞整個北恕瑞瑪!
而現在,眼見著阿茲爾也來摻了一腳,斯維因對著自己劃下的那道黃線端詳良久,最終站起身來,將自己面前的這副地圖完全展開。
之前從未展開地圖的下半部分,赫然繪制著包括恕瑞瑪城、髓印集市、維考拉、澤瑞瑪在內的……整個南恕瑞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