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艾希最開始是不希望以戰爭的形式解決沖突的——如果不是麗桑卓布下了一定要殺死她的死局,恐怕艾希也沒有那么容易被亞索說服,真正舉起阿瓦羅薩的旗幟加入戰爭。
而即使已經決心參戰,艾希在很多時候的思考都依舊偏向于穩妥的避戰。
這種避戰可能出自于理智,但很多時候也是她的本能,自始至終,她都秉持著盡可能減小戰爭規模的想法,希望能夠盡可能的減少傷亡。
不僅是自己的,也是敵人的——都是弗雷爾卓德人,不應該刀劍相向。
從某種意義上說,艾希的仁慈已經阻礙了聯軍的軍事部署。
之前的諾姆坎多之戰,艾希不愿意強行突破如果還是為了不損失太重考慮,那現在兵臨拉克斯塔克,艾希在得知要用戰士們的生命去吸引城內守軍的火力時,她還是忍耐不住開口了。
理智告訴艾希,這是迅速拿下拉克斯塔克、團結那些依舊在觀望的部族的最好辦法。
但實際上,在亞索說出來這個辦法時,她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當初為了讓自己喝母親逃走、獨自留下斷后的誓父的身影。
艾希不怕犧牲自己。
但她很害怕別人為自己犧牲!
這種事情,她經歷的已經夠多了——曾經的阿瓦羅薩,如今已經只剩下了艾希一個人!
……………………
在艾希下意識的開口反駁之后,亞索也終于確認了她的狀態。
果然,艾希目前還過于稚嫩了——說的不是年紀,而是認知和手腕。
能給出這個評價,不是因為亞索冷血,而是因為他真正經歷過了艾歐尼亞之戰,在這一間會議室內,他恐怕比誰都清楚犧牲所代表的含義。
在義勇軍建立的初期,在面對鋒銳正盛的諾克薩斯侵略者時,犧牲從來都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詞語。
哪怕是化名為群山之子加入義勇軍的均衡戰士、秉持著無極之道和巴魯鄂共存亡的無極劍士、在靈能魔法上得天獨厚的瓦斯塔亞人,在最開始沒有被組織起來的時候,依舊死傷慘重。
義勇軍在戰火中淬煉,在戰火中成長,最終才從艾歐尼亞的各個地方匯聚在一起,帶著納沃利超過三成的居民背井離鄉、堅壁清野,將斯維因的大軍逼迫到納沃利這道壁壘之前,然后硬生生用血肉修補納沃利的一道道城墻,最終取得了偉大的納沃利挺立!
作為指揮者之一,亞索很清楚自己的幾乎每一道命令、每一次選擇都代表了一部分隊伍的犧牲,但他從來都不曾愧疚,也不曾遲疑。
因為不做選擇,代價必然會更加慘重。
所謂電車困境時人性的考驗云云,亞索從來都嗤之以鼻,在戰爭歲月,犧牲從來都不可避免,自己能做到,只有讓這些犧牲變得更加有意義!
每次坐在靈柳之下,亞索都堅信,自己的所作所為,不負這化為滿樹繁花的無盡英靈!
而現在……艾希顯然還沒有做好準備。
看著依舊還想要堅持自己想法、但是有些底氣不足、卻怎么都不愿意放棄的艾希,亞索做出來一個重要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