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很明確,但方法不好找,靈雋陷入了沉思。
海上波濤起伏,自四面八方而來的浪潮層層堆疊,朝孤島涌來,沒過島嶼邊緣,留下淺淺的水痕,卷著些許砂礫退入海中。
這個傳承世界沒有日出日暮,瀚海無時無刻不在涌動著浪潮,仿佛時間也已經凝結。
不知過去多久,靈雋忽然站起身來,隨手取出一柄木劍,在潮濕的海風中練起劍來。
雖然靈雋身為劍靈,但平日里她其實并不怎么喜歡練劍——或者說,恰恰因為她是劍靈,在天賦之上就已經超過絕大多數劍修,普通劍修需要勤練劍法以保證對劍的敏銳,而她完全不必,只要她想,隨時都能創造出無數劍法。
有天賦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她也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玄明劍本體已經不在她手上,甚至她們之間的聯系都已經微乎其微,她又不再是純粹的劍靈,反而因為與青神木的朝夕相處,讓木靈本性漸漸壓過了劍靈本性,這也是她在學習劍影靈第六重劍法時受挫的原因。
現在,靈雋終于意識到了自己也并不是什么能仗著天賦為所欲為的無雙天驕,該付出的努力一分都不能少,曾經逃了的課早晚有一天要補回來。
她冷靜地使著一招招劍法,通過不斷練習漸漸喚醒自己的天賦。
誰也不知道這一過程要持續多久,但在經過劍影靈的磨礪之后,靈雋的心態已經穩如老狗,不慌不忙——她堅信,只要她能堅持下去,早晚能拿到這個傳承。
也許上天賜予她最好的禮物就是高階靈族這個身份——若她是個壽元短暫的人族,恐怕她無論如何也勸服不了自己為了一個傳承而花上幾百上千年甚至更多。
某一日,靈雋終于停住身形,微閉著的眼緩緩睜開,露出一雙冷酷無情的眸。
她經常拿“冷酷無情”的人設,但這一次與之前哪一次都不相同。
以前,她的冷來自于玄明劍與劍靈本性,那是一種漠視生命的冷——因為玄明劍殺過的人實在太多了,近乎于邪魔。
而現在,她的冷是萬物為一的冷,這世上沒有什么東西是特殊的、與眾不同的,終究要歸于一體——這倒有幾分神性了。
不過,靈雋練劍本就是為了喚醒劍靈本性,玄明劍是魔劍不假,但它也是神劍,神與魔的區別在何處?
看起來,無論神還是魔,都是超凡的存在,在力量本質上并無區別——它們對待“凡物”都是冷漠無情的。
但區別就在于這份冷漠無情所帶來的,一個是無為與超脫,一個是殺戮與混亂。
靈雋不喜歡魔劍這一重身份,她就必須深入發掘玄明劍的本來面目,將冷漠無情的表現方式扭轉到不會違背青神木本性與她的基本價值觀的道路上來。
這也正是她要實現玄明劍、青神木力量融合的基礎——兩大天性的三觀不要求完全一致,但至少不能絕對對立,否則那真是大羅神仙來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