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思之初,靈雋其實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斬斷這本摹本與秘典原書的關系,之后她對摹本的改造也就不會因為秘典原本的存在而白做工了。
但這又會導致另一個問題:一旦斬斷了聯系,眼前的摹本可能都不存在了。
畢竟《彌天秘典》如今雖相當于半公開了,可到底不是全公開。
那么就必須用其他辦法。
“我的劍意能滲入其中,這已經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之所以沒辦法通過劍意看盡全書,是因為……我的劍意與《彌天秘典》的本源力量不同。”
天地萬物,只要存在,就必定有力量,且擁有的力量都各有不同。
《彌天秘典》的本源力量來自于它的創造者,無論原本還是摹本,兩者的區別只在于,原本的只有創造者提供的那一種力量,而摹本除了創造者的力量,還有復制它的人的力量。
——靈雋可不覺得,秘典的創造者會為了一個算不得多高級的比試而親自復制出這么多虛幻的摹本來,至少也該是他吩咐手下去做的。
也就是說,摹本原本就不是純粹的,這也是她能將劍意滲入書中的原因。
但本源力量的沖突仍舊存在,靈雋思索許久,忽然靈光一閃,有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萬物源于生,終于死,區別只在于生與死之間的路途不同。
她既有生之本源,又有死之本源,還領悟了生死幽明之變,難道就只能用在改變氣息、偽裝魔修、催生靈植、湮滅生機等方面?
或許……她能嘗試著以生之本源衍生,從死之本源溯回,再根據其他條件,確定一條符合所有要求的、由生到死的路線圖!
靈雋會想到這一點并不奇怪,畢竟她應該是如今的山海界中唯一一個上過函數課的人……
不過,相比于燕希玄所學的一元函數、二元函數,靈雋要搞的生命路線函數就非常復雜了,變量太多,且一部分變量無法完全數量化,說它是函數,那真是違背了數學的嚴謹性……
咳,好在她并不是真的在搞函數推衍,只是觸類旁通一下,借鑒部分函數思維而已。
回到《彌天秘典》上。
已知端點、終點,又有辦法獲得秘典的本源力量,同時還可以通過對秘典核心、外圍與邊緣區域的本源取樣,分析不同區域的本源力量的微小區別,是否能由此解析出那個復制秘典之人的本源力量呢?
貌似……有那么點可能啊,雖然運算量大了些,但她有云柯矩陣啊,它能分擔一部分壓力!
靈雋倒也不是不想直接推衍出秘典的本源力量,但函數解析是第一次嘗試,還是選個入門級的難度吧,別那么頭鐵,日后再循序漸進也不遲。
只要解析了復制秘典之人的本源力量,她的劍意就能模擬出來,滲入書中之時就不會立刻被排斥……那就相當于,她能看完秘典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