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多手術其實不再需要豐富的經驗,人工智能已經把需要經驗的部分都解決了,對于醫生來說充沛的精力、強大的心理素質跟穩定的雙手才是最重要的,顯然配合這種傻瓜式的手術設備,未來年輕人將快速成為第一線的主刀醫生主力。
手術的間隙,作為明珠腫瘤醫院的第一刀,付正權都不知道是該欣喜這種技術的出現將讓他未來的工作變得不那么繁忙,還是該哀嘆突飛猛進的科技將讓他這樣的王牌主刀、核心業務高手可能在未來變得可有可無,日益邊緣化……
這的確是個讓人糾結的問題。
但好在這個問題并沒有影響到他的手術狀態。
預計三十八個小時的手術,最終提前了兩個小時完成。
中間出過兩次小狀況,包括一次潛在的內出血狀況,但很快就在人工智能的提示下沒等發展的更加嚴重,便完美解決。
所以在外界看來手術非常成功。這不止是一次多器官聯合移植手術,關鍵在于手術進程之中還能夠清楚基體癌細胞,修復血管通道等許多讓人瞠目結舌的操作。
這次手術,躺在手術臺上的老金一次性移植了肝、兩側腎、胰腺,做了膽囊切除術,切除了部分腸道,順帶著給老金的血液跟淋巴器官內加入了一種新型的微流體芯片,用于分離跟摧毀血液或者淋巴液中的殘存癌細胞……
據說未來這種微流體芯片如果配合一種特殊的植入性芯片,還能在患者體內有癌細胞出現時,第一時間發出警報。如果這項技術真能普及,未來癌癥可能就跟感冒一樣可以極快至于。
因為癌癥最大的問題其實是發現太難,一旦極早期就能發現,其實治療起來非常簡單,一個小手術就能將未來的風險給解決掉。
終于,完成了最困難的部分,付正權放下手中的手術器械,走下了手術臺,站在那里定了定神,突然抬起頭對著手術室中的一個攝像頭,認真的說道:“好了,這場傻瓜式的手術終于做完了,我要去好好睡一覺了。”
是的,當走出了手術室之后,付正權對著已經在手術室外等待著的老金老婆說了一句“手術非常成功!”,便直接離開。
不是不負責任,畢竟不管手術過程有多簡單,連續三十多個小時在高壓狀態下工作,中間只零零散散的休息了大概幾個小時,對于任何人的身體機能來說都是嚴重的負擔,更別提這場手術對于付正權來說還是一場針對未來該何去何從的敲打,用身心俱疲來形容此時的付正權來說絕不為過。
當然,自然有醫務人員前來告知老金老婆各種注意事項,比如現在并不能探望,雖然手術很成功,但這種復雜的大手術很難說術后會不會出現反復的狀況,所以病人要先送進ICU觀察一段時間。
畢竟現在老金的命可以說已經不完全屬于他自己了。
作為一個極為典型病例,更是人工智能跟世界無數醫學專家們的一次交鋒,所有人都期待著看到這場手術的后續。
畢竟手術成功并不能說出無數醫學專家們。
器官移植術并不是什么新鮮手術,但器官移植之后完全不需要排異治療那才是真正太陽底下的新鮮事。
除了不需要排異治療之外,在老金的情況好轉之后,還要有一堆的檢查來證明老金體內的癌細胞的確被清除干凈,以及移植的這些器官的確是在正常工作。
所以直播依然在繼續,只是沒必要盯著看了。
當然此刻那些全世界圍觀這場手術的醫學專家們雖然好奇后續這些發展,但并沒有糾結太多。
因為他們正處于各種懵逼之中,懵逼的原因自然是付正權在手術完成之后那句話的前半句“這場傻瓜式的手術終于完成了!”
WHAT?
這個華夏人管剛剛那場手術叫“傻瓜式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