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袍澤兄弟的血海深仇,也等著咱去報啊!”
說著,楊靖又看向旁邊病床上的一名傷兵,聽口音看出他是東北人,于是道:“你之前是第67軍的吧?”
“嗯!”老兵重重點頭。
楊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好養傷,快點好起來!老子還準備領著你們一起打回東北,將所有的小鬼子都趕出國門呢!”
“嗯,嗯!”
老兵再次重重點頭,不善言語的他,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只有激動的熱淚,不斷從眼眶中奔涌而出。
安撫好了傷兵們,楊靖又感謝了一番替傷兵們醫治傷情的醫生護士,這才轉身離去。
……
鎮江城內。
楊靖入城前的那番慷慨激昂的演講,通過父老鄉親們的奔走相告,已經廣為流傳開,并在鎮江城內外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不僅聚攏了足夠多的人心,也將楊靖和虎賁團的名望徹底打了出去。
于是,年輕的媳婦,紛紛鼓舞自己的男人參軍報國。
什么?不去?
呀呀個呸的!從今天晚上起,別想上老娘的床了!
年邁的父母,也紛紛鼓勵自己長大成年的孩兒加入虎賁團,投身到這場關乎民族存亡的衛國戰爭當中去。
小兔崽子,你說什么?不去?好你個不孝子,看老子今天不把你腿給打斷!
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枚舉。
儼然成為一樁樁美談。
當然,絕大部分青年都是自發踴躍參軍。
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女大學生。
于是,第二天,當楊靖征得戰區長官部的同意,吩咐馬海峰、耙耳朵、范鐵頭和趙鴻四人各帶一隊老兵,在鎮江城城內各主要街道設立了招兵處后。
甚至還沒來得及開張,就有數以千計的青年學生和愛國青年們,紛紛聞訊趕來,幾乎擠爆了虎賁團的招兵處。
不得已,楊靖只好親自出動,和偵察連連長馬統,又在鎮江城重新設立了兩處招兵點。
然而,前來應招入伍的人還是絡繹不絕,源源不斷。
這兩處招兵點,也再次被擠爆!
虎賁團這等名震天下的英雄部隊,又有楊靖這個名震四海的民族英雄的威望加成,但凡想參軍報國的適齡青年,第一個想加入的肯定是虎賁團。
所以,楊塵根本不用擔心兵源的補充問題。
這個年代,中國什么都缺,但是唯獨不缺人。
四萬萬同胞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四億人口。
這樣的戰爭潛力,幾乎當世無敵,就算放到21世紀,也足可前進前三。
同時,為了保證虎賁團的戰斗力,戰區長官部那邊,除了保證足夠的軍餉、軍裝,與足夠多、足夠好的武器裝備外,還專門分撥出一批從淞滬戰場退下來的老兵,命他們直奔鎮江虎賁團駐地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