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楊靖在合肥城成功招募了40多名合格的新兵苗子,再加上其余各營、各連抽調出來的70多名精銳老兵。
使得特戰大隊的兵員人數,終于達到了最初預估的包括正副隊長在內的122人規模。
分三個中隊,每個中隊四個小隊,一個小隊10人。
7名突擊手,裝備清一色的100響湯姆遜沖鋒槍;兩名機槍手,裝備兩腳架,75發彈鼓MG42通用機槍一挺;以及1名狙擊手,裝備毛瑟98k狙擊步槍,配4倍光學瞄準鏡。
楊靖之所以將湯姆遜沖鋒槍作為特戰大隊的制式裝備,當然是因為它的持續性火力。
特戰部隊,并不屬于常規部隊,自然不可能像普通部隊那樣從從正面沖鋒陷陣,或者打陣地戰。
他們的任務,主要是以奇襲為主,所以,關鍵時刻的火力持續性,才是當下的重中之重。
另外,手槍、軍用匕首等這些特種兵所必須的副武器,也是一件不少。
于是,虎賁團,乃至全中國的第一支特種部隊,就此誕生。
當然,楊靖不可能像后世那樣去訓練特種兵,一來周期太長,二來所需要投入的代價也太多。
因此,只能組建這種低配速成版的特戰大隊。
這樣的特戰部隊,或許遠不能和后世的特種部隊相比,但卻絕對可以碾壓當世任何一支同等規模的部隊。
特戰大隊成立后,龍云被破例提拔為副隊長。
楊靖親自擔任隊長和總教官,專門負責特戰大隊的訓練,以及給他們授課,傳授特種作戰的知識理念,以及各種體能訓練,技戰術和寶貴經驗。
這三天時間,除了招募到40幾名特戰隊員之外,虎賁團還征集了4000多名普通戰士。
加上南京之戰幸存的近2000多名老兵,虎賁團的兵力規模,已經超過了7000之眾。
楊靖在著手特戰大隊訓練的同時,也讓參謀長馬海峰和副團長王大力開始對新兵們進行分配,整編。
徐州會戰要不了多久,可能就要發生,楊靖必須盡快提升恢復虎賁團的實力,才好在戰局需要的時候,誓師出征,盡一份力。
因為有委員長的特別關照,虎賁團在武器裝備,以及軍餉方面,全部都是按照德械師的標準來配備的。
各營所裝備的,幾乎都是清一色嶄新的中正式步槍。
捷克式輕機槍,馬克沁水冷重機槍,以及各種迫擊炮,步兵炮,野炮,也是一樣不少。
另外,為了提升虎賁團的防空和防坦克的能力,楊靖又專門從系統商城中特別購置了一批德式37mm口徑的戰防炮,和蘇聯造口徑的DShk高射機槍。
…………
隨著虎賁團擴編完成,其兵力規模已經超過了7000人,不可能全部駐扎在合肥城內,所以虎賁團又在城東設了一座軍營,作為屯兵訓練之所。
這天,楊靖作為團長,來到了設在城外的軍營。
打算給新兵們講講話,讓他們認識認識自己這個團長。
否則作為一團之長,下面士兵都不認識自己,那他這個團長也就未免太不稱職了。
當楊靖趕到時,虎賁團所有老兵、新兵全都已經按照各自所屬部隊建制番號,在校場上列好了整齊隊列。
只等楊靖等長官過來講話。
楊靖在馬海峰、馬統等人的簇擁下,騎馬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