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
“轟隆轟隆轟隆!——”
連綿不絕的爆炸聲,幾乎要將人的耳朵都給震聾了。
超過千米,這個高度,別說是高射機槍,就是一般的高射炮都無法對鬼子的轟炸機造成威脅。
所以,鬼子航空兵顯得無限囂張,不斷在臺兒莊上空盤旋、投彈。
楊靖等人站在指揮部里,頭頂不斷有灰塵‘刷刷’往下掉落。
明顯能夠感覺到,腳下的大地,也隨著日軍的空襲轟炸,不住的顫動起來。
還有頭頂的幾盞電燈,也隨著轟炸在不斷的來回搖曳著。
宛如地震來臨一般。
耙耳朵的炮營此時還沒有來得及展開,鬼子的航彈,便已經把臺兒莊城區和城外野戰陣地,陸續變成了一片又一片的火海。
“弟兄們,不要驚慌,小鬼子的轟炸,看著動靜大,其實并不密集。航彈落點之間的距離少說都有的上百米,乃至數百米!
只要大家別亂跑,老實藏著,就不會送命!”耙耳朵見炮營有些新兵,被鬼子的大轟炸給嚇到了。
有人在慌張間,四處亂跑,妄圖尋找合適的掩體藏身躲避,當下連忙扯著脖子出聲提醒。
耙耳朵說的并沒錯,四處亂跑,確實更加危險,增大被航彈沖擊波,以及破片殺傷的概率。
而且,日軍可比不了美軍,也比不了德軍,其空中力量,也就欺負欺負中國等當時沒有完成工業革命現代化進程的亞洲國家。
加上其國內物資極度匱乏,石油、橡膠、礦產等戰略性物資全部都依賴進口。
絕大部分資源,又都投入在了海軍的身上。
使得他的空軍力量,甚至是陸軍的武器彈藥的補給資源等等,和美國,德國、英國等西方列強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這也是小鬼子為何推崇武士道精神,鼓勵其士兵和敵國士兵白刃相拼的真正原因。
勇氣?
不可否認,日軍在二戰時期所表現出來的戰斗意志,確實讓英國、甚至美國都感到膽寒。
但真正鼓勵其士兵白刃相搏的原因,還是因為其國內物資匱乏,生產力跟不上的緣故。
和美國,德國、英國,以及蘇聯等西方列強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像美國牛犢子和日耳曼人,動輒出動數百架,乃至上千架戰斗機、轟炸機,同時執行同一個作戰任務的壯觀情景。
對于日軍來說,幾乎是沒有的事情。
當然,日軍在對付虎賁團的時候,是為數不多的一個特例。
正常情況下,一場戰斗,日軍出動個二三十架戰斗機和轟炸機,其實已經算多了。
極少出現這種,數十架、乃至近百架戰機,同時執行一個轟炸任務的情況。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楊靖和他的虎賁團,已經讓侵華日軍,乃至整個日軍大本營都感到了恐慌和不安。
所以才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其殲滅!
僅僅10來架轟炸機,平均每架轟炸機也就攜帶5枚航彈左右,在千米高飛行中投彈。
密集程度和精準度都是可想而知的。
航彈數量區區50來枚,加上還要兼顧整個臺兒莊,以及其周圍地區。
平均下來,密集程度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所以,耙耳朵說的一點沒錯,只要不到處亂跑。
不是倒霉到了極點,正好處于航彈落點附近,一般來說,基本都不會被鬼子航空兵的轟炸給殺傷。
虎賁團這邊,將士們隱藏的較好,加之交戰區域在北城。
因此,日軍航空兵的轟炸,基本都集中在了北城外的野戰陣地,以及臺兒莊城北城區。
所以,鬼子的轟炸看似猛烈,但其實對虎賁團造成的傷亡其實并不大。
真正最需要警惕防備的,是那些飛行速度極快,又超低空俯沖掃射的鬼子戰斗機。
它們的數量比轟炸機略多,又可以超低空飛行,一旦地面部隊被他們發現,必然會招致密集空中火力掃射。
而此時,炮營附近還未來得及構筑防空火力點。所以,耙耳朵一邊提醒著部下們,一邊指揮老兵們,把炮營的幾十門野炮,分頭藏到了周圍空置的房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