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據我所知女真人已經開始襲擾倭國,甚至有女真船只到達蝦夷人的地方,這一點也要讓倭人警惕,告訴他們,雖然他們不愿意向大宋皇帝稱臣并降為屬國,但大宋仍舊會以友邦相待,大宋只是為了給長春真人尋仙藥,無意占據倭國土地,大宋會繼續與他們進行友好貿易。”
王躍說道。
對倭國真沒必要急著征服。
要知道那里至今還是大宋主要人才來源呢!
對付友好鄰邦可以搞人才貿易,但對付屬國就不能明著干了,之前對西夏的馬匪襲擊也已經叫停……
當然,主要是收獲越來越小。
畢竟時間久了,人家就有有效的應對措施了。
現在主要人才來源一是倭國二是高麗,但也越來越少,這樣支持倭國征討蝦夷還能再收一波蝦夷人才,話說王躍現在為了大宋的人才交流煞費苦心,要知道現在不僅僅是劃船,就連北方開荒地上也開始使用。當然,都是做手術的,這一點是強制性的,王躍每年派人專門在各處檢查,只要發現沒做的,其主人要受到重罰。
這也是必然的。
畢竟大宋經過公田法之后,短時間內真沒有向外移民的動力。
實際上大宋內部民兵們,也已經開始加入爭奪人才的行列。
目前大宋的土地制度就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原有土地分完之后,每增添一口人就會獲得一塊開荒地,然后自己開荒并且十年內免租,就算本地沒有,也會在最近的地方分一塊,但是分在哪里就成了哪里人。
這個制度合情合理。
但是……
不合適。
分到鄰村還好,多走幾步也就去開荒了,但分到臨鄉甚至臨縣的誰去?
新增的人口成年了,娶妻了,當然可以搬到他自己的土地上,可是沒成年時候怎么搬去開荒?
這樣買個農奴就很劃算了。
把農奴扔過去開荒,收獲的糧食除了農奴自己吃的,剩下全都給主人,等主人的兒子成年了,再分家搬過去,至于農奴,沒累死的當然可以再賣,因為農奴價格正在持續上漲,所以這就相當于長期投資了。但這樣就導致了農奴成了搶手貨,塞外的屬國們為了開荒大規模收購農奴,內地的民兵們也在搶農奴,就是工商業因為被禁止使用所以沒加入。
人才交流日漸繁榮。
然后開拓人才來源也就成了當務之急,目前所有向外跑的,無論是開拓團還是海商,甚至海外駐軍,全都在兼職這個。
這時候已經有海商開始從東非往國內運輸人才了。
每一個港口的人才市場都是人頭攢動。
大宋以及明遼奚漢等屬國,正在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般,把周圍那些亂七八糟國家的人口抽空,而王躍的新增人口分地方式,也正在把農業人口不斷向那些沒有開發出來的荒地稀釋。同樣因為工商業的扶持,再加上他嚴格控制下的糧食價格逼迫,越來越多想賺更多錢的原本農業人口,也正在涌入工商業,甚至涌入海外開拓。
海外開拓最賺錢。
種糧食一年也就能混個溫飽,最多再攢下十貫八貫,畢竟糧價太低了。
到工廠做工一年能攢下二三十貫,畢竟糧價太低了。
而開拓團招人全都是按照正規軍的軍餉,而且提供從裝備到飲食,甚至還可以自己搶,還有獎金,一年下來起碼上百貫收入,這還只是就近的,主要是去臺灣的開拓團。金錢是最好的推動力,種田最不賺錢,就是能溫飽,做工比種田強的多,而出去當開拓團的收益又遙遙領先,甚至比當兵都強,就是比當兵更危險而已。
畢竟當兵這時候已經基本上不打仗了。
而且當兵的保障齊全,裝備精良,很少會真正披荊斬棘,就算打仗傷亡率其實也很低。
但當開拓團卻不一樣。
那是真正要去披荊斬棘,天天和那些蠻夷交戰的,一年收入低于一百貫,真的就沒什么吸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