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完篆刻和雕塑的入門教程,掌握了基本技法之后,陸離在網上購買了全套的木雕工藝刻刀,泥塑工藝刀,以及電動石雕刻磨工具。
工具買好了,接下來就是準備材料。
木雕材料好解決,去林場買幾根竹子,買幾根歪歪扭扭不成材的硬木,就能用很長時間了。
泥塑的材料更方便。去鄉下老家挖幾袋黏土,回來用清油調和,揉成黏性的油泥,就能用來做泥塑了。
石雕材料同樣方便,在青衣江畔撿一些大大小小的石頭,回家鑿著玩吧!
這些材料都不用拿回家,直接堆放在樓下的車棚里就行。這么一些破爛貨,丟在地上都沒人撿的。
材料準備好了,網購的工具也到貨了。
陸離用手鋸切了一截竹筒,拿回家去,開始做第一件竹雕作品。
這一截竹筒,陸離準備做成一個筆筒。
拿起竹筒觀察了一陣,先在腦海里做一個整體造型,然后拿起刻針,在竹筒上作畫,把需要雕刻的圖案,在筆筒上畫了出來。
雕刻跟繪畫有聯系,卻又有區別。
一張紙上繪出來的二維圖畫,要變成三維立體的浮雕,這個過程就很考驗雕刻技藝了。
每一刀下去,都要恰如其分,切少了還能補救,切多了……那就廢了。
雕刻這種事情,最讓人痛苦的就是,整件作品都快完成了,在最后一個部分,卻一刀切歪了……
這是何等的臥槽?
尤其是貴重的玉雕,一旦切錯了,切歪了,那個損失……會讓你痛不欲生。
所以,從事雕刻工作,絕對不能手抖。
當然,更不能腿抖了!腿抖的話,六味地黃丸都救不了你!
好在陸離一點都不抖。
“淡定”這個技能,讓陸離心態平和,不緊不慢,從容不迫。“心靈手巧”讓陸離的雙手細致靈巧。
在“工藝美術”上,這兩個外掛,比什么天賦都更有用。
拿起竹筒,先進行“粗加工”,大刀闊斧的切削,做出一個“毛胚”。
毛胚做完之后,接下來就是精細活了。
對照竹筒上刻畫的圖案,用刻刀一點點的雕刻,一點點的切削。
這個精細雕刻的過程,很費時間,也很費精神,性子急躁的人根本干不了這種活。
由于陸離也是第一次動手做竹雕,技法上還有些生疏,花費的時間就更多了。
一個竹雕筆筒,從早上刻到下午,這才正式完工。
陸離的第一件竹雕作品很成功,沒有出現刻錯了,刻歪了,刻廢了的情況。
如果不開外掛,一般人第一次做雕刻絕對要刻廢,甚至還不止刻廢一件兩件,要失敗個無數次,才能做出成品來。
就算從事這個行業很多年的老師傅,也不敢保證自己就不出錯,不會手一滑就廢掉一件雕刻作品。
陸離的第一件竹雕作品就順利完成,這只能是開掛的結果。
這個竹雕筆筒,高約四寸,整體上就跟一個茶杯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