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下來,陸離又構建了溶液流通管道,以及存儲溶液的巨大溶液罐。
“將之前的檢測數據,轉錄到超算中,繼續進行人體基因檢測。”
下一個瞬間,龐大的生物電腦超算閃過一道熒光,超算正式啟動。
溶液罐里包含著人體DNA分子的溶液,源源不斷的涌入基因探針陣列。數以億萬計的基因探針,開始不斷的比對基因,解析基因信息。
在生物電腦超算和大型基因探針陣列的配合下,對人體基因信息的解讀進度,明顯加快了。
“預計完成時間:102天1時35分27秒。”
兩年多的時間,變成了三個多月,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了。
接下來,只需要等待就可以了。
……
人體基因信息檢測工作進度大幅提升,這是一個好消息。
只不過……虛擬實驗室中的實驗,還需要在現實中再做一次,才能合理的拿出成果。
于是,陸離何教授提出,要求在覆旦搭建基于基因芯片的超級計算機,并且制備基因探針檢測陣列。
對于陸離的要求,從上至下自然一路綠燈。
覆旦大學原本的超算馬上更新換代,基因探針檢測陣列也順序制備。
一個月不到,陸離所需的設備已經配備齊全。
“陸離,你要超算也還正常。你要這么大的基因探針檢測陣列干什么?”
何教授看著實驗室里安裝的一塊塊巨大的玻璃板,有些搞不清陸離想要干什么。
“我準備做人體基因信息的檢測工作,編寫人體基因圖譜。”
陸離隨口說出了答案。
“啊?”
何教授一愣,“就算是基于基因芯片的超算,要編寫人體基因圖譜也不容易吧?”
這不是計算速度的問題,而是檢測速度的問題。
檢測對比基因信息的過程,就跟做窮舉法差不多,排除所有錯誤答案,才能得到正確答案。
每一個堿基對的檢測,都要這么搞一次,速度自然快不起來。
“我改進了一下檢測機制,速度要快了很多。”
陸離抽空看了一下虛擬實驗室里運轉的檢測設備,剩下的時間已經只有六十多天了。
“預計幾個月時間就能完成基因對比檢測。”
“啊?”
何教授瞪大了眼睛,“人體基因圖譜,幾個月之后就會被你編寫完成了?真是……”
何教授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
時間一天天過去,虛擬實驗室里的人體基因信息檢測,進度不斷加快。
越到后面,已知信息越多,檢測速度就越快。
兩個月之后,虛擬實驗室里的檢測設備,已經完成了人體基因信息檢測工作,正式編寫出了完整的人體基因圖譜。
基因信息解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