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我已經準備好車了。”
老管家迎了上來,朝陸離拱了拱手。
“多謝盛伯。”
陸離暗暗贊嘆了一聲,老管家果然周到啊,連馬車都準備好了。
坐上馬上,一個小廝駕著馬車,一路駛向華亭縣城。
然后……陸離差點被顛得腰桿都要斷了。
沒有減震器的年代,坐著就是一路“車震”啊!
幸虧時間不長,不到半個小時,馬車就進城了。
城里的道路狀況好了很多,青石路面還算平整,沒那么顛簸了。
片刻之后,馬車停在了縣衙。
陸離揉著腰桿下車,舉步走到了縣衙門口,掏出一塊銀子,遞給了守門的差役,又送上一份名帖,“學生陸離,求見知縣大人。請通報。”
這個“學生”,代表的是身份。敢自稱學生的,都是讀書人。
守門的差役收了錢,自然不會為難,跟陸離說了聲“稍等”,轉身回去匯報了。
后衙,袁知縣聽到差役匯報“陸離求見”,馬上就知道,這是“一起分過贓”的朋友了。
“請他進來!”
伸手接過名帖,袁知縣擺了擺手,打發差役下去了。
有陸離這個名字其實就夠了,這分名帖都用不著看的。只不過……袁知縣一眼就被名帖上的字跡吸引了。
“好字!好字!”
名貼上的字跡,厚重磅礴,形如山岳,完全是一種全新的字體。
原來這個陸離,竟然有如此才學?
這一刻,袁知縣對陸離的觀感更好了幾分。
片刻之后,陸離走進了后衙。
“學生陸離,拜見知縣大人。”
陸離進門之后,朝袁知縣躬身施禮。
“免禮免禮!”
袁知縣滿臉微笑的朝陸離招呼,“坐!坐!”
等陸離坐下之后,袁知縣又說:“子明今日前來,不知有何要事?”(注:子明是陸離的字。)
“學生做了一幅粗陋之作,想請袁大人指點一二。”
陸離起身,將畫卷遞給了袁知縣。
“哦?”
袁知縣想起名帖上的字跡,頓時眼前一亮,連忙接了過來,“子明的作品,定當好好鑒賞一番才行啊!”
伸手拉開卷軸,看到這幅畫,看到這一行詩,袁知縣渾身一顫。
袁知縣也是讀書人,也是考過進士的,自然眼光不差,哪里看不出陸離這幅畫中蘊含的超凡技藝?
而且……這首詩……簡直就是本官的真實寫照啊!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寫的不就是本官么?
如此精湛的畫技,如此深厚的書法造詣,如此優美的詩句,陸離不愧是名門之后,果然才學不凡吶!
這一刻,袁知縣對陸離的好感度,那真是刷到爆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