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陸離點了點頭,“以后給我老實點,少到外面胡混。要不然,見一次收拾你一次。”
“好……好的!”
侄兒太彪悍,叔叔很無奈。陸巖根本不敢違逆陸離的意思。
不久之后,馬車抵達了陸家大院。
陸家老太太、二嬸、堂妹,還有表妹李婉和囡囡,一齊迎了上來,把遭受陸離收拾了一頓的二叔迎了進去。
這件破事總算搞定了。
陸離也終于有時間沉下心來,思考今后的“人生規劃”了。
首先,陸離排除了造反的選項。
這是個大將軍劇情,不是來造反當皇帝的。再說……陸離對大明的感情有些復雜,認同感大于厭惡感。
其實都不是厭惡,而是……恨鐵不成鋼!
如果是鞭子王朝,陸離造反就沒有半點心理壓力了。
排除了造反選項,那么……要走大將軍之路,在如今這個形勢下,有幾條路可以走。
第一個就是投軍。
如今胡宗憲擔任總督,正在主持南方各省的抗倭工。戚繼光和俞大猷也正在組織軍隊。
只不過,去給人當馬前卒,陸離也有些施展不開手腳。投軍的選項只能排在最后面,除非其他路子走不通了,才會走這條路。
第二條路,就是……團練!
地方組織民團,保衛桑梓,安定地方,這種傳統自周朝以來就有。
大明朝同樣有團練這種鄉兵的存在。
如今,胡宗憲正在東南一帶組織抗倭,同樣請過圣旨,號召東南士紳組織地方團練鄉兵,抵御倭寇。
只不過……倭寇這東西,成分比較復雜。除了少數真正的倭人之外,更多的反而是明人。
出海貿易的利潤太大了,東南士紳很少有不參與跑船出海的。一旦剿滅倭寇,在海禁之下,跑船出海的機會就沒有了。
這種千絲萬縷的聯系,使得團練鄉兵成為了一紙空文,響應號召的人還真的不多。
所以……組織地方團練鄉兵,這是一條不錯的路子。
陸離思索了一陣,覺得先走團練這條路比較好,自主性很大,前景也不錯。
大方向已經確定了,剩下的就是細節。
首先,改造陸家是必須的。
種田大禮包中的資源,肯定要充分利用起來。有足夠的錢糧,才能組織民團鄉兵。
其次,獲得讀書人的身份也是必須的。
沒有這個身份,那就是下等人,見誰都要下跪,完全接受不了。
二月份縣試,四月份府試,六月份院試,通過這三場考試,獲得秀才功名。這是最基本的目標。
至于下半年八月份的鄉試,就是考舉人了。
如果能考出一個舉人身份,那就最好不過。以舉人的身份,置辦團練鄉兵,身份格局就大不一樣了。否則,團練總兵的頭銜就是個渣渣,根本不會被人放在眼里。
坐在書房,不停的寫寫畫畫,陸離已經理清了頭緒。
當務之急,一是種田,二是讀書。完成了錢糧積累,考取了科舉功名,然后再來組織團練鄉兵。
當然,前期組織一支小規模的家丁隊伍,也是很有必要的。這些家丁,可以在今后大規模組織團練鄉兵的時候,用來當教官和軍官。
思路已經理順,規劃已經定妥,接下來就是具體操作了。
陸離先打開了“種田大禮包”,清點大禮包中的物資。
念頭一動,陸離激活了“種田大禮包”,眼前彈出了一個透明的光幕。
在光幕上,如同打游戲的時候出現的“背包”一般,呈現出一排排格子。
大禮包中的各種物資,都化成了一個個圖標,擺放在格子里。
第一排是各種農作物種子,每一種農作物種子都是一百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