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座冶鐵高爐建成了。
然后……沒了!
接下來還要煉焦,選礦,然后才能開爐煉鐵。
四月份是府試之期,陸離安排人準備煉焦選礦,自己卻要趕到松江府參加府試。
這段時間以來,陸離雖然忙得連軸轉,卻仍然每天都抽時間讀書了的。
讀書人的身份不能少,最少最少都要拿一個秀才功名,要不然,在大明這個社會環境下,不是讀書人就直不起腰。
府試很順利。
雖然沒能運氣好再碰到自己看過的八股文,以陸離的學識,也能寫出一篇像模像樣的文章了。
這次府試,陸離只得了個第十名,與案首無緣。
陸離對此毫不在意,只要能過關就行,名次完全不在乎。
華亭縣的袁知縣,對此卻有些遺憾。
當陸離從松江府返回華亭的時候,袁知縣派人來請陸離去衙門相見。
“子明,你在院試上的文章,確實比縣試中的文章差了不少。”
袁知縣在后衙跟陸離交談,對陸離的“發揮失常”感到很遺憾。
“六元魁首這種事,歷史上都沒見過呢!”
陸離笑了笑,答道:“其實,無論是小三元還是大三元,我都不太在意的。”
“以你的學識,不連中三元,可惜了。”
袁知縣嘆息著搖了搖頭,又朝陸離說道:“對了,前幾天京里下發文,對上次剿滅倭寇一事給出了嘉賞。”
“哦?”
陸離笑了笑,朝袁知縣拱手一禮,“那就要恭喜袁大人高升了。”
“遷任蘇州府同知,算是升了一品吧!”
袁知縣搖了搖頭,又拿出一份文書遞給陸離,“這是你的嘉賞。不過……有些辱沒了子明。”
辱沒?
陸離皺了皺眉頭,伸手接過文書,翻看起來。
拋開那些亂七八糟的夸獎之詞,實際的好處就是賞銀百兩,錦緞一匹,授金山衛百戶銜。
這個金山衛百戶,不是真的要陸離去金山衛當百戶官,而是一個虛銜,可以讓陸離領百戶官的俸祿銀錢而已。
在大明朝這個文貴武賤的時代,這種百戶虛銜,對讀書人來說,就是一種辱沒了。
不過,陸離對這此卻十分歡喜,簡直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
接下來的一些動作,比如造槍,如果沒有這個虛銜,就不好操作了。
“正式旨意會在幾天后下達。”
袁知縣嘆了一口氣,“這種虛銜,也不會影響子明的科舉,放心吧!”
說到這里,袁知縣又看向陸離,“對了,子明,據說……你在陸家莊大興土木?而且,你家的春耕播種都完成了?”
“農為百業之本嘛,陸家耕讀傳家,對春耕比較重視。”
陸離不知道袁知縣為何說起了這個,只是隨口答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