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哪個倭寇頭子還會相信胡宗憲的招安誠意了。
“唉!麾下盡是一些窩囊鼠輩,抗倭……談何容易啊!”
胡宗憲看著各地報上來的奏報,又是一陣唉聲嘆氣,“我手中必須要有強兵虎將。陸離,一定要把陸離調過來。”
隨即,胡宗憲又上了一份奏表,請求調派云間伯陸離,率松江總兵府將士,前來平倭。
這份奏表報到內閣之后,徐閣老麾下的清流們,又對胡宗憲進行了一頓狂噴,各種彈劾奏章如同雪花一般紛紛涌來。
這些清流們,都在彈劾胡宗憲無能。既然不能平定倭患,還需要請調云間伯帶兵平倭,為何還不退位讓賢?
好在嚴閣老力挺胡宗憲,讓胡宗憲保住了總督位置,然而……這也給胡宗憲死死的扣上了嚴黨的帽子。
一旦嚴閣老倒臺,胡宗憲就必然被人清算。
……
嘉靖四十年十一月,陸離接到了兵部命令,要求他率軍平倭。
這個機會,陸離已經等了很久了。
金山衛的五千新軍,早已完成了軍事訓練。然而,沒有兵部的調令,陸離是不能私自出兵的。
接到命令之后,陸離召集麾下將官,開始調兵遣將。
寶山衛、昆山衛、松江守備部隊和松江水師,都還是新兵,沒有形成戰斗力,自然是不能調動的。
已經完成軍事訓練的金山衛五千人馬,陸離也沒有全部帶走,還需要留下一部分兵力駐守老巢。
最終,陸離抽調了金山衛三千人馬,一路朝浙省沿海推進。
因為朝中派系斗爭的原因,陸離雖然出兵平倭,卻并不屬于胡宗憲這個抗倭總督麾下,而是以協助抗倭的名義出兵的。
這對陸離來說,當然最好不過了。領兵打仗這種事,陸離可不想受一個文官指揮,誰知道他看了一下兵書之后,腦子里會冒出個什么主意來?
領兵抵達杭州府,陸離禮貌性的拜訪了一下東南抗倭總督胡宗憲。
以為陸離是勛貴伯爵,而且還考了舉人,在胡宗憲面前,陸離自然不是“下官”了。
見面之后,胡宗憲反而先向陸離見禮,“下官胡宗憲,見過云間伯。”
“總督大人客氣了。”
陸離回了一禮,笑道:“此番,陸離奉命協助總督平倭,對如今東南各地抗倭局勢卻不太了解,還請總督大人指點。”
“指點可不敢當。”
胡宗憲也沒擺什么高姿態,直接說起了正事,“云間伯,如今東南沿海一帶,最大的倭寇有兩股,分別是汪直和徐海兩部。除此之外,還有陳東,葉麻,辛五郎等部。”
“汪直和徐海兩部,實力最為強大,一個占據東海,一個占據南海。兩賊擁兵數萬,南面稱孤,為禍東南,實乃海上巨寇。”
“其余陳東、葉麻和辛五郎等部,實力稍遜一籌,也各自擁兵數千。這些賊寇橫行海外,為禍蒼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本官受皇命,總督東南抗倭事宜,雖屢有斬獲,擊退數次大股倭寇入侵,卻因賊寇逃入海中,追之莫及。”
胡宗憲抬眼看向陸離,說道:“如今云間伯領兵親至,蕩平倭寇自然不在話下了。”
“總督大人過譽了。”
陸離笑了笑,也沒接這個茬,直接問道:“總督大人,如今我部已入杭州府,如今江浙境內,何處倭患最為嚴重?”
“云間伯來得巧,本官接到奏報,紹興府遭大股倭寇侵襲,紹興府告急。還請云間伯發兵救援!”
胡宗憲連忙把這個迫在眉睫的匪患交到了陸離手里。
“紹興府么?”
陸離點了點頭,起身朝胡宗憲抱拳,“既有匪患,陸離自當立即發兵。”
“好!”
胡宗憲贊了一聲,朝陸離拱手一禮,“如此……祝云間伯旗開得勝,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