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全吃飽喝足。
于海言和胡濤兩人也終于可以將自己“悔恨”的心情收回,三人與封竹打了聲招呼,便離開了百味屋。
不過就在三人剛剛走出庭院大門的時候,于海言突然腳步一頓,摸著自己的肚子提議道:“要不,咱們在附近溜一圈?”
李文全:“嗝~~~好!”
胡濤:“······我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
······
等到三人離去,封竹便關閉了“一味屋”。
他的“生地黃雞”熟練度已經達到了如果順利,或許今晚他就可以將那只大公雞安排。
對于現在的封竹而言,早已沒有了“早中晚”餐的概念,因為長期練習廚藝,外加上修行武功后食量與消化能力大增,封竹如今基本就是處于“餓了就吃”的狀態。
而且不光是封竹,最近小土狗和四頭黑豬的體重上漲趨勢同樣驚人,每天消化的速度甚至都快趕不上吃的速度,封竹現在已經在考慮要不要將四頭黑豬放出來,讓他們在庭院里多活動活動。
一鍋“生地黃雞”出鍋,封竹自己先吃一半嘗嘗味道,然后分點給小土狗,剩下的倒進豬食槽,準備涼了喂豬。
大概保持著這個頻率,不知不覺間,四個多小時過去。
新的一鍋“生地黃雞”出鍋。
而這一鍋“生地黃雞”掀蓋的瞬間,封竹就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依舊是生地黃與烏骨雞完美融合的味道撲面襲來,但這一次,卻再也感受不出原本絲毫的苦澀之味。
這樣的變化頓時使得封竹精神一震。
急忙夾起一塊,封竹也顧不得燙嘴,直接塞進了口中,上下牙齒關合間,一絲絲滾燙的肉汁順著雞肉的紋理被擠壓出來,雞肉的鮮美與生地黃的甘味混合,再也感受不出絲毫的苦澀味道。
與之前相比,這種變化其實十分微弱,甚至如果對于味道感覺不靈敏的人而言,都未必能夠感覺的出來,但正是這種極其微弱的變化,對于封竹而言,卻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照舊嘗了小半鍋“生地黃雞”,封竹希望從中尋找到還可以更進一步的地方。
但很可惜,任何菜品的熟練度一旦超過基本也就意味著這道料理已經沒有了瑕疵,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已經不能單單從“色香味形養”五方面去尋找,更重要的是料理的“意境”。
聽起來似乎很扯淡,但最近隨著封竹一部分料理的熟練度日益增長,他的確已經開始接觸到料理的“意境”。
那種感受很奇特,明明最終菜品制作的步驟沒有絲毫變化,但味道卻在不斷上升。
解決掉這鍋“生地黃雞”,封竹失望的搖搖頭,轉身上了二樓,下來之后,手中多了一只正在“嘎嘎”大叫,體型威武,顏色異常艷麗的大公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