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心中嘆了口氣,又喜又優。
他知道,自己這個驚才絕艷的師侄,已經真正走上了自己的道路,與他不同的道路。
這是喜事,但他卻不知,這條道路會如何?
會將儒家帶到什么方向?
不過無論如何,他都沒有阻止的想法。
儒家,終究是要交給下一代的。
而且伏念的思想、道路,也許,真的更適合一統后的秦國。
“那好,我儒家就正式入秦。”荀子也不猶豫,異常果斷。
伏念點了下頭,年輕的他,充滿了斗志,毫無畏懼。
哪怕明知道大秦以法為尊,他也有信心,綻放出儒家的光芒。
甚至未必不能成為大秦治國的第一學說。
荀子見此笑了笑,囑咐道:“我此去只是第一步,代表我儒家為這場大戰獻一份力。
你要做好隨時入秦為官的準備。
你可不能大意,秦王嬴政、不是簡單的人物。
他比我想象中,還要霸道強勢。
原本我以為,這份王令也許會在一統天下后才到來,沒想這么快就來了,在大戰前逼迫我儒家作出選擇。
這份霸道、魄力……
不過,這份王令到來,也是好事。
說明他還是將我儒家看在眼里,有用到我儒家的地方。
如果始終不來,就麻煩了。”
伏念點頭,他也明白這一點,如果始終不來,那就說明嬴政根本不想用儒家,后果可想而知。
沉穩道:“師叔放心。”
“嗯。”荀子輕笑著點頭,伏念一向都讓他放心,凝聲道:“除了你自己做好準備,學子們也是,如果真有不合適的存在,那你就看著改吧。”
伏念一愣,這話的意思,可不簡單。
但想想,也沒什么,師叔本就不是墨守成規、死板的人。
教出兩位法家師弟,為儒家走出另一條路等等之事,就都能看出來了。
“是。”鄭重應了一聲。
“還有,你兩位師弟那里,現在也可以告訴你了。”荀子猶豫一下,又道:“子路來自秦國,一定程度而言,可以算是秦王的人,能成為你助力。”
伏念目光微亮,心中把握又多了不少。
秦王送子路來儒家學習,顯然,這是看重儒家的表現,如何能不喜?
“而子房、他現在還是難以放下,你要注意。”
伏念壓下喜意,心中微震,凝重地點下頭。
“好了,不說了,你去準備吧,老夫也要準備一二,好應對那個藏頭露尾的家伙。”荀子擺擺手,好似頗為輕松道。
“師叔,師侄告退。”伏念行了一禮。
(求訂閱,求月票,求推薦票,謝謝支持,早點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