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時。
弗朗西斯科正在為提交青訓球員名單思索著。
前一天。
俱樂部主席阿蘭薩瓦爾和經理查恩多,就青訓的事情一起和他談了談。
當然,不是批評。
俱樂部在青訓上的投入可以忽略不計,埃瓦爾市鎮及周邊地區確實沒什么人才,俱樂部青訓差是理所當然的。
阿蘭薩瓦爾認為埃瓦爾還是要重視青訓。
歐洲的小俱樂部發展,都是以青訓為基礎的。
埃瓦爾的情況有些特殊,他們一線隊的球員,少有出身自家青訓的球員,有些主力多是從其他俱樂部租借來的。
事實上。
埃瓦爾是很多大俱樂部,培養青訓球員的選擇,大衛-席爾瓦就很有代表性。
阿蘭薩瓦爾覺得還是要重視青訓。
哪怕是一點點的重視,能出現一些成果也是有利的。
埃瓦爾青訓體系不完備,但B隊還是有青訓球員,他的建議是增加投入。
比如,給青訓更多的資金,用于場地維護。
再比如,聘請一個助理教練。
等等。
弗朗西斯科當然支持增加投入的建議。
查恩多則是全盤否決,他的理由很充分,“我們只能維持收支平衡,沒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青訓中。”‘’
然后。
查恩多就提出了讓優秀的青訓球員,和一隊一起訓練的建議,“我們只有很少的青訓球員,他們中優秀的,也許未來能踢職業聯賽,但只有少數優秀的才行。”
“讓優秀的青訓球員,和一隊一起訓練,他們會有更好的環境,也能提升的更快一些。”
“另外,這樣就不用額外投入經費。”
弗朗西斯科對此持有一百個反對。
什么意思?出色的青訓球員都去了一隊,他這個青訓主管還該干什么?帶一群業余球員參加比賽?
干脆辭職算了。
阿蘭薩瓦爾還是認可了查恩多的建議,不用花錢就能提升青訓,真是再好不過的辦法了。
弗朗西斯科感到不滿,他也沒什么好辦法。
在詢問主教練門迪利巴的意見后,第一批確定召三個青訓球員進入一隊。
弗朗西斯科琢磨了好半天,決定了三個名額人選--貝爾曼、塞爾吉以及涅托。
貝爾曼、塞爾吉都是青訓苗子,貝爾曼的天賦、水平更好一些,再進步一些有希望真正踢乙級聯賽;塞爾吉是后衛球員,表現一直都很平庸,但后衛球員更需要經驗,未來也很難說會怎么樣。
涅托是附帶的。
在弗朗西斯科看來,其他青訓球員都沒有天賦,最多就是踢最低級的職業聯賽。
涅托相對好一些,優點是腳下技術花哨,到比賽里很不中用,但技術花哨也說明有天賦,只要肯一心踢球,未來還有很多可能。
弗朗西斯科猶豫的是于小海,他開始打算把塞爾吉換成于小海,但仔細考慮一番,還是決定留下于小海。
一則,于小海進入球隊時間還很短,非常努力訓練進步速度快,更多的做基礎訓練,對他未來是有幫助的。
二則……
天才都去一隊了,還要B隊干什么?
解散吧!
弗朗西斯科下決心留下于小海,好好的對他進行訓練,就把唯一的獨苗,當成自己的接班人來對待!
最終。
弗朗西斯科把貝爾曼、塞爾吉以及涅托的名字,提交給了一線隊主教練門迪利巴。
第二天早上。
弗朗西斯科早早的起來,發現有了條回復的郵件,來自主教練門迪利巴,“應該是確認信,還用發郵件?發條短信就好了。”
弗朗西斯科搖頭,還是打開了郵件,就注意到里面的信息,和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樣。
“弗朗西斯科,我又仔細考慮了下,發現一隊能容納四名青訓球員。
為了讓青訓提升效率最大化,我決定擴充一個名額,讓四名青年球員進入一隊訓練。
對了!
我聽說B隊有個球員很不錯,好像名字叫于小海?
那么最終的名單就是:貝爾曼、涅托、塞爾吉以及于小海。弗朗西斯科,麻煩你通知他們后天來一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