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沢山上,清冷的月夜下,此刻正躁動萬分。
巨大轟鳴聲不斷從地下傳導而出,同時連帶著的便是丹沢山上雨宮神社所在的區域在不斷拔高。
原本雨宮神社是處于丹沢山山中前段部分的山腰位置,但此時隨著地脈的不斷抬高,雨宮神社所在便也不斷向上空抬升。
山脈抬升的過程是劇烈的,無數山石震動,無數樹木搖擺,但雨宮神社范圍卻一片平靜。
此刻,坐在神社內鳥居入口處的雨宮遙,正驚奇與震撼的看著雨宮神社外圍的變化。
地下的劇烈轟鳴聲清晰可聞,山外的城鎮與事物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小變遠。
同時,在神社的鳥居入口的正下方,原本堅硬的土石正猶如松軟的泥潭一般不斷凹凸起伏。
而在這凹凸起伏間,在原本神社的石梯下,正不斷有新的石梯形成。
這些新成的石梯每一個階都長約十米,寬四十厘米,一路從鳥居位置直鋪向山下。
而原本神社下方那些不規則的樹木,全部都在山體的震動與轟鳴中開始不斷移位。
一顆顆十米到三十米之間的樹木不斷從丹沢山各處挪移而來,而后在石階的兩旁開始均勻的樹立。
同一時間,伴隨著無數石階的形成,伴隨著無數的樹木挪移林立而來,突然又有巨大鳥居形成。
這鳥居最開始只是在石階的兩旁猶如猛然生長而出的兩根分立而起的普通紅色石柱。
但隨著這石柱拔高到近三十米的高度后,兩根石柱便開始橫向發展,并互相對接,最后便形成了巨大的,只是一看就感覺頗有些恢弘之感的巨大鳥居門戶。
當一個鳥居形成之后,在雨宮神社還在不斷拔高的同時,不斷又有新的鳥居‘生長’而出。
這些鳥居每隔二兩百米便出現一座,直到跟隨新生的石階延伸至山腳。
這夸張與震撼人心的一幕全部都被雨宮遙盡收眼底,此刻的她只是傻愣愣的看著一切的發生而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而與雨宮遙不同的是,雖然一旁坐著的千島英一眼睛是睜開的,但眼瞳內卻是一片空洞。
因為此刻千島英一心神正全部集中沉浸在控制地脈一事上。
在他此刻的控制與感官中,丹沢山雨宮神社的區域此刻仿佛就是一張巨網的中心。
他是拉網之人,拉著巨網不斷向上,而四周被巨網拉起的區域便不斷下陷。
有地方凸起,便必有地方凹陷,山川石土可不會憑空生成。
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他控制著雨宮神社范圍的地勢抬高的途中,整個厚木鎮才會跟著夸張的震動與轟鳴起來。
這場震動絕對不亞于一場七八級地震。
不過唯一還好的是,在這場劇烈的震動之中,千島英一正不斷梳理著各處的地脈。
他盡量做到將地殼巖石圈的石質軟化后才慢慢‘拉扯’過來。
而一旦有地方因為‘拉扯’出現地面開裂或有塌陷的征兆的時候他便立刻放輕某個方向的力度,同時還以神念控制地脈去撫平該區域。
總之,這項工程極為浩大,千島英一的神念此刻就像是一臺超級計算機一般,一心千用萬用都不止。
何為地祇,何為神明,這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