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沢峰,雨宮神社。
這天中午,朝陽正好,天氣不冷也不熱,沿著環山的參道而上,陸陸續續便可看見許多人流上山。
這些人流一路走走停停,有的累了便在路邊休息并且遠眺山下景色,有的渴了便可以蹲下身子飲用自山上而下的泉水。
總之,此刻的丹沢峰人流非常之多。
這些人大多來自厚木鎮的周邊,當然也不乏聽說傳聞而來的旅客,總之相較于一周以前,此刻的厚木鎮難得的煥發新生。
人流的增多,相應的便增加了當地居民的收入,同時也帶動了更多的人在鎮上開起店鋪。
為此,本地最高興的莫過于當政的鎮長了。
雨宮神社的一系列相關設施的修復以及援建全部都是鎮長一手協調安排。
除去對神明的敬畏,人總是要生活的,而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鎮長的經濟頭腦直接便用在了雨宮神社。
這一周之中,丹沢峰之下早已多出許許多多民營攤位。
而在丹沢峰之上的雨宮神社內則沒有任何一家商鋪。
原本按照霓虹神社的標配,本身在神社之中的參道兩旁是可以出租商鋪的。
但雨宮神社卻因為雨宮優子的決定而放棄了這一塊收入。
至于為什么雨宮優子會放棄這一塊的收入,完全是因為她覺得真神的神域就不應該有非神職人員經手的塵俗金錢交易。
再說,如果在神社之中開設商鋪這又得多雜多亂,這對于才開始再次經手雨宮神社的老少而言并不是太好管理。
雖然前期的管理中有鎮中一些老人自發幫忙,但這其中肯定又會牽扯到很多經濟糾紛。
所以,本身就年邁缺乏精力的雨宮優子便決定直接去掉了神社之內存在商鋪的這一塊收入。
同時,在神社的山腳下,此刻參道第一鳥居外還立有兩塊大大的警示牌。
兩塊牌子的內容無外乎常規的幾點,那便是禁止上山的游客與信眾在參道上吃東西,禁止亂扔垃圾,禁止隨意奔跑等。
總之,從跨入丹沢峰山腳下的鳥居第一步起,信眾就必須按照神社的規矩行事。
當然,也因為考慮到信眾這上山下山所需三四個小時的時間,雨宮神社一旁已然在加緊修建一塊新的場地。
這塊場地集食堂,休息室,公廁于一體,占地面積約為一千六百平方米。
由厚木鎮全體鎮民捐資修建,同時運營交由當地鎮政府管理,收益神社白得兩成,其于八成由全體鎮民捐資的多少來實行分紅分配。
對于山頂有著近七八千平米的平整范圍而言,這一千六百平米的公共區域還是需要的,畢竟神社與信眾都是要吃喝拉撒。
所以,不想自己麻煩,又能讓全體鎮民跟著收益,雨宮優子便答應了下來。
現如今,就這一周的時間內每天來參觀雨宮神社的人流就不下千人,而這全賴于社交網絡的傳播。
此刻,看著山下參道這無數人流,板井涼太頗顯得有些感嘆。
此時的他早已換上了一身潔白而正裝的神官服,雖然他只是雨宮神社所謂的試用神官(權禰宜),但卻也是實打實的得到了土地神的認可。
遙想起當時警察解除對丹沢峰的封鎖時的場景,他就感覺自己無比幸運。
作為第一批上山參拜土地神的人,也作為少有的在拜殿前許下想要追隨侍奉土地神誓言的他很快就被神社神主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