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邊剛離心完成,石磊帶著打包的飯回來了。
到外面的辦公室吃過飯,周文準備做電泳分析,俗稱“跑電泳”。
這個在高中已經初步接觸過了。
就是用瓊脂糖凝膠制作膠板,讓樣品在膠板上產生電泳,因此也被稱為“跑膠”,可以用來檢測DNA鏈。
除了跑電泳,另外還有一種方法是電鏡觀察,這個相比跑電泳來說要節省時間多了。
但是電鏡觀察的話,需要制備載玻片,還需要給基因染色,在這個過程中,時間、手法、溫度,以及可能存在的污染,都有可能導致提取失敗,從而前功盡棄。
所以新手一般都是老老實實的跑電泳。
周文拿著提取槍準備提取上清液后進行“吹打”,就在這時,他突然想到了“真視之眼”。
想看看真視之眼是怎么介紹DNA的?
他舉起右手里的試管,對著操作臺前的燈光輕輕搖晃了兩下,與此同時,眼睛微微瞇起,緊緊盯住離心管里面的液體。
讓周文不敢相信的是,白鼠的DNA鏈圖像居然直接浮現在了他的眼前,包括斷裂的共價鍵都看得一清二楚。
“我尼瑪……”
周文激動的差點沒跳起來。
他的眼睛居然能看清DNA,這豈不是說他的眼睛已經趕上電子顯微鏡了?
他立刻放下手里的離心管,摘掉橡膠手套后攤開雙手,眼睛微微瞇起,腦海里想象著“真視之眼”。
“唰”的一下,他的手就像是放在顯微鏡下面的載玻片一樣,清清楚楚。
不過下一秒他就開心不起來了,只見他的手心里面遍布著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長條形的大腸桿菌……
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細菌和微生物,在手心里面爬來爬去。
另外,指甲縫里面就像細菌的老巢一樣,里面擠滿了各種各樣的細菌,看著非常的惡心。
這還是洗過手了,真不知道不洗手的話會有多少細菌?
“臥槽~”周文嚇得甩了兩下手,然后才想起來,細菌是甩不掉的,趕緊跑去重新洗手。
他知道人手上細菌很多,但那都是用細菌制裝片制作后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
人手因為不透光,所以沒辦法直接看清。
正因為如此,他從來沒有這么直觀的視覺震撼,也第一次認識到洗手的重要性。
周文擼起袖子,先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了一遍手,然后找來指甲刀,把藏污納垢的指甲仔細修剪了一遍,跟著仔仔細細的再洗一遍手。
這時再用真視之眼去看,手上細菌被消滅了90%以上,只有一少部分頑固細菌還附著在指縫以及皮膚褶皺里面。
周文無語道:“難怪實驗經常失敗,就憑手上這個細菌群數量,成功率高才怪呢。”
回到實驗室,用真視之眼看了一下桌上的橡膠手套,發現上面同樣爬滿了細菌。
“咦~”周文隨手拿起旁邊臺子上的接種棒,挑起手套扔進了廢料桶,然后找了雙無菌手套來戴上。
等一切重新弄好后,周文心潮澎湃的拿起裝有小白鼠基因片段的A組離心管,再次觀察。
不出意外,眼前出現了一副清清楚楚的DNA圖像。
這說明小白鼠的基因提取成功了。
而跑電泳以及電鏡觀察,目的就是為了檢測試管里有沒有DNA。
而現在他能直接看到DNA,可以說省去了最繁瑣、也最容易失敗的一道程序。
隨后他又拿起B組離心管看了看,這次卻并沒有看到DNA鏈。
周文暗自道:“難道提取失敗了?”
放下后拿起B組另外一管清液,瞇起眼睛看了看,還是沒有看到DNA鏈。
他又拿起A組的其中一管,這次卻看得一清二楚。
這也說明,B組真得提取失敗了。
“明明所有的流程都一模一樣,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錯了?”周文皺眉沉思著。
他決定先做個電泳分析,看看真視之眼看到的是不是真得,然后再去研究操作環節的失誤……
——
ps:我知道錯了,大家原諒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