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會趁著李倓和李豫兩人剛剛擊潰南詔人,人困馬乏的時候發難?”
“依我看,怕是他們打的就是這個算盤!”
李亨一聽這話,當時心里面也是氣得夠嗆,不過同時也產生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他明知道吐蕃人可能會趁你病要你命,不過顯然至少在他這個皇帝的心里,已經黔驢技窮了。
“那不如朕現在就給郭子儀寫下書信,讓他帶兵也去劍南道!”
“陛下這是關心則亂啊,吐蕃人是不會被我們牽著鼻子走的,一旦郭子儀的兵馬被調遣走了,他們一定會從那個地方進攻的,所以這一戰,咱們一定是被動的一方啊!”
“唉,既然如此,朕也只能相信太子和建寧王了,這一次若是他們兩兄弟能通力合作,建寧王能在陣前盡力輔佐太子,朕也就放心了,之后也不用再將建寧王下放到河北道那樣的地界去了。”
李泌自然是能理解李亨的,之前他看著李倓雖然一直沒吱聲,不過也是能感受到李倓的變化的,這樣有能耐而且內斂的李倓,李泌也相信他要是一心一意為了大唐,一定是能讓大唐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的。
“陛下,若是一切當真如你所說,我怕是也要在這一戰之后回到山中了。”
“什么?先生怎地又要回到山中,你這些時日在朕這長安城有何不滿的地方,你盡管跟朕說出來啊!你若是回到了山中,太子又該當如何?朕可是還想要讓你在太子登基之后輔佐于他啊!”
聽了李亨的話,李泌笑著搖了搖頭道:“太子已經是接近三旬的年紀了,又是自小跟著太上皇,為君之道我恐怕也已經沒什么可以交給他的了,就算是當了皇帝之后,我相信沒有我在身邊,太子應該會做的更好。”
這其實已經是李泌的第好幾次請辭回到他的山中了,李亨也知道,自己這回怕是強求不得了,于是當李泌說完了這句話之后,李亨終于是不再堅持,點點頭算是應允了。
李泌看了看李亨那日漸蒼老的面容,想要再說些什么,卻也搖了搖頭,直接告辭走了。
李倓和李豫約定了次日午時出兵,而在這一天晚上,李倓則是獨自去了興慶宮。
李隆基老爺子還是在世的,只要他在,李倓這樣身為孫子的,當然得去看一看,這是禮數。
不過就算是沒有了這個禮數,李倓也是想要去看一看自己的祖父的。
因為他知道,按照前世的歷史,自己下一次回來的時候能不能看到這位一手把大唐帶入到開元盛世的帝皇,就不一定了,雖說自己的到來改變了安史之亂,但對于李隆基,折騰卻一點都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