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這件瓷器,只見整體造型如一尊亭亭玉立的觀音,外壁通體施紅釉,釉色濃艷鮮麗,釉面流動性較強,瓶身越往下紅色越濃重,呈典型“牛血紅”色,無款識。
“郎窯紅釉觀音尊,可惜沒有款識,所以才八十萬標價。不過,拿下來也不虧,這件觀音尊的市場價,應該在一百萬左右。”德叔見楚河有興趣,也就忍不住多說幾句。
郎窯紅,是中國名貴銅紅釉中色彩最鮮艷的一種,它的特點是:色彩絢麗,紅艷鮮明,且具有一種強烈的玻璃光澤。
由于釉汁厚,在高溫下產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紅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現出旋狀白線,俗稱“燈草邊”。
這種珍貴的瓷器,最高拍賣價是四百多萬。
楚河沒有作出評論,毫不猶豫就買了下來,這令張老有點意外。在他看來,這個年輕人不輕易出手。
眼前的這個郎窯紅釉觀音尊,價值不高,居然果斷拿下?
楚河拿到手之后,才露出笑容,解釋道:“德叔,它可不是郎窯紅,而是祭紅。”
“祭紅?”德叔和張老連忙掏出放大鏡。
作為行內的老骨頭,自然很清楚郎窯紅和祭紅,雖然顏色相近,但那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瓷器,價值也相差很大。
郎窯紅瓷器,目前最高拍賣紀錄是四百多萬,還不及祭紅的一半。
眼前的這尊觀音尊,如果是祭紅瓷器,楚河撿大漏呀!
“楚哥,有什么區別?”蘇雅琪詢問。
她比較喜歡問楚河,一方面,大家都是年輕人,說話可以隨意一點,不會有什么冒犯;另一方面,她有意想要和楚河親近一點。
“祭紅是明朝的瓷器,因燒制難度極大,成品率很低,所以身價特高。古人在制作祭紅瓷時,很名貴的原料如珊瑚、瑪瑙、玉石、珍珠、黃金等都在所不惜。
郎窯紅呢!是清朝為了仿造祭紅,而燒制出來的瓷器。從這一點上,郎窯紅的價值就比不上祭紅,明白嗎?”楚河解釋。
說直白一點,郎窯紅就是清朝山寨明朝祭紅瓷器的產品。
如此通俗的說法,蘇雅琪立即懂了,點頭:“原來這樣!”
郎窯紅本就是仿造祭紅燒制出來的,所以它們非常相似,一般人非常難鑒別兩種瓷器。
事實上,兩者還是存在許多不一樣的特征。
比如郎紅釉面玻璃光澤強烈,釉子清澈透明,光亮奪目;祭紅的釉面凝厚瑩潤,釉子濃郁呈失透狀。
根據楚河對郎窯紅瓷器的了解,郎紅釉流動性大,口沿下因此顯露出白色胎體,此“脫口”為郎紅典型特征,再則,底足有一環深褐色的積釉,稱“垂足”,但流釉一般不過足,故所以郎紅瓷獨具“脫口垂足郎不流”之風貌。
祭紅基本是色不脫口、釉不垂足,即使底足略微有積釉現象,由于積釉較薄、規整,亦明顯有別于郎紅。
半晌,張老才收起放大鏡,復雜地看了眼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