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街的東西雖然很多,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撿到寶的。段穎她們甚至親眼看到有人打了眼,虧了幾千、上萬。
“這種地攤的,不算貴,打了眼也不會虧得特別厲害。你們是沒有見過,有人幾百萬買一件大開門的寶貝,最后被鑒定為贗品,那才是血虧。
有些所謂的收藏家,其實只是在這方面投資而已,就像是炒房的人一樣,或許錢都是貸來的,發生那樣的事情,差不多是傾家蕩產了。”楚河告訴她們。
“大開門,是什么?”倩倩等人不懂。
楚河微微一愣,解釋道:“大開門,是古玩行的行話,意思大概就是很容易看出是真貨的物件,也有人叫一眼貨。”
清末民初為古玩行業鼎盛時期,因此古玩買賣間行話也就應運而生,經過幾十年的變遷,舊有的行話大多已不再使用,如今古玩行話推陳出新,產生了許多新行話。
古玩行話大致可分為二類,一是俗語,二是術語。
俗語涉及的面較廣,從看貨到對貨物的評價到做生意,整個過程都有行話。如看貨時碰上真貨叫“開門”、“一眼貨”,貨物達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夠年份”;遇到新仿舊的貨稱之為“高老八”或“八爺”;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騙,買了“高老八”叫“吃藥”、“交學費”,懂行人買了“高老八”叫“走眼”、“打眼”,買了便宜貨叫“吃仙丹”等等。
“原來這么多講究的。”段穎吐了吐舌頭。
剛才,她們就聽了好幾次所謂的“開門貨”,只是生怕別人說她們見識少,才忍住沒有問出來。
倩倩看了一下時間,跟大家說道:“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先回去吃飯吧!”
楚河也不好意思空手去,路過一家賣酒的商店,他進去要了兩瓶五糧液。
而段穎和周雨桐則是在路邊的水果攤買了幾斤水果。
倩倩的爸媽家就在附近的一個小區,有點老舊,房子是二十年前的,綠化不錯,小區內總能看到老人的身影。
路上,倩倩跟楚河說,她家兩三代人都是教師,爺爺是,老爸也是。而她,本來也是想要考師范的,但結婚太早,也就落空了。不過,她還有一個大哥,也是教師,已經搬出去。
如今,爺爺還健在,奶奶在她幾歲大的時候已經去世。
“我爺爺早就退休了,現在沒什么事做,整天不是下棋,就是去跳廣場舞。”倩倩笑道。
“你老公沒有跟你回來嗎?”段穎問道。
倩倩搖頭:“他帶孩子回他爸媽家了。”
可是,當她們回到之后,就傻眼了。只見倩倩的老公帶著孩子已經坐著等吃,屋里的飯廳,還有一對夫婦帶著一個孩子,是倩倩的大哥大嫂等。
此外,還有一個老人,應該就是倩倩的爺爺。他看到楚河帶著兩瓶酒進門,眼睛一亮,看來是個好杯之人。
“哎喲!小楚你們回來剛剛好,正要打電話問你們回到哪里了。你們呀!也太客氣了,還帶東西來,家里什么都有。”倩倩的媽媽熱情地迎上來。
“阿姨!今天就嘮叨了。”楚河打招呼道。
隨后,倩倩給楚河一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