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是什么玩意?”陶金華不知從什么角落找出來一根棍子,總感覺有點熟悉,是不是什么時候見過?
趙元看了一眼,這次他也不好意思吹牛。作為以前輝煌過的人,也不是完全沒有見識的,那東西不就是以前的拐杖嗎?
“既然是三爺的朋友,這小東西送你,拿去玩吧!”趙元故作大方。
在他看來,那玩意不值錢,就沒必要斤斤計較,給這三個人一個好感。
楚河介紹道:“這是民國時期比較流行的文明棍,既然趙大哥送你,大叔你就拿著,看著也挺順眼。”
舊時西方的紳士平時喜歡拿一根精致的手杖以示風度和身份,與他們筆挺的身姿和禮服相應,成為西方紳士的招牌形象。民國年間,中國的一些知識分子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也喜歡拿一根手杖。這條手杖到了中國,就被稱為文明棍了。
這玩意,珍貴程度也是看材質,有木制的,又有金屬制造的;既有鑲寶石的,又有圖案的,甚至鎦金的。
珍貴的文明棍,在杖頭上,有象牙、銅、石頭、玉、不銹鋼,或光亮、或粗糙,有的質地細膩、有的典雅華貴,有的寫實、有的抽象,拐杖上多有書法、繪畫等精美雕刻。
簡單來說,這就是用來裝逼的工具。
那個時代及以后的名人都將收藏手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據說,其中大文豪托爾斯泰擁有30支,肖伯納擁有47支,而伏爾泰則擁有75支。
眼前的這一根,平平無奇的樣子,讓人怎么看,都不像是值錢的東西。
陶金華聽到楚河的話,心頭一喜,明白肯定也值點錢,不然楚河不會讓他收下。
于是,他抱拳:“那就多謝趙哥了。”
這聲趙哥,叫得趙元渾身舒爽,感覺這根拐杖送得不冤枉。
“哈哈!不謝,三爺的朋友,就是我趙元的朋友嘛!”
得!句句不離王老三,無非就是告訴王老三,這是看在他面子上才這么做的。這令楚河感覺好笑,偏偏王老三也不得不承他的人情。
王老三現在也沒有空和這家伙計較什么,他正在聯系人,幫他將這家具搬運回去,順便找一找買家,看有什么人喜歡黑酸枝木家具的。
剛才,楚河也一直在留意屋子內的物品。
有價值的東西不是沒有,但基本上不是太值錢,市場價甚至只有幾千塊的。那些,感覺沒有必要拿到手,賺不到什么錢,轉手還麻煩。
忽然,趙元好像想起了什么。
“哦,對了,還有一樣寶物,讓你們開開眼界,稍等。”說完,趙元就往房間里面走。
見他離開,陶金華才忍不住問:“楚兄弟,這根文明棍,大概值多少錢?”
“八千到一萬多吧!你可以拿去典當,兩萬以內應該不難出手。”楚河給他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