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讓陸植欣賞的,是他那沉穩的性子,勝不驕敗不餒,氣度非凡,實乃大將之風,以他的本事,若不是有陸植的話,這西岐元帥他也未必當不得。
楊戩與楊任退出帥帳后,后來又有幾人陸續前來向陸植復命,每個人回返而來,都代表著一份戰果。
雖然許多戰果都不算大,對于朝歌那二十萬大軍來說,算不上什么傷筋動骨,但多線開花,積少成多之下,也同樣是不容忽視的。
陸植率領眾將來到這前線,層層設防阻擊,一邊又派出十數支小分隊,對商軍開展游擊戰,將其死死的拖延在了這千里山林荒原之中,一月的光景,也已經慢慢吃掉了那商軍兩萬多人了。
而且隨著各地的橋梁道路被陸植下令毀掉之后,商軍想要前進,便必須要重新開道修橋,但每逢此時,便會有西岐將士出現襲擾,讓商軍幾乎是寸步難行,如陷泥沼一般。
這一次,趁著商軍的松懈,陸植又派遣楊戩,楊任,通過小道,繞到了商軍背后,截斷了他們的糧草補給。
這一招釜底抽薪,雖未對商軍造成多大的傷亡,但所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甚至可以影響到這場戰爭的勝負!
畢竟商軍入西岐,已經差不多有一月了,隨軍所帶的糧草物資,幾乎已經耗盡,除了后方運送上來的糧草給養之外,商軍幾乎就沒有補充的手段。
這千里之內的山林荒原,早就已經被陸植下令堅壁清野,別說是村莊農田了,就連山林中的獵物,都被西岐軍士們給提前獵捕了一番,剩下的也趕向了西岐深處的深山之中。
所以商軍就連上山打獵補充的路子,都被陸植給提前斷了,若是聞仲不想讓麾下的大軍啃樹皮維生的話,此刻估計已經再想著要怎么重新送上糧草,或者是撤退了。
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在收到糧道被截,糧草補給盡皆付之一炬的消息后,聞仲便立刻下令,召回了散在各地的朝歌將士,預備先撤退回后方的五關重新整頓一番再說。
至于讓后方再送一次補給上來的想法,他只是在腦子中過了一遍之后,便瞬間否決了,原因也無他,便是求穩而已。
雖然這一次他可以親自派遣人手做押糧官,應該可以做到相對安全,但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他用腳趾頭想,也能猜得到,陸植也定然在盯著他的糧草補給呢,而若是這一次再讓陸植將他的糧草補給燒一次,那他麾下這十幾萬大軍,可就真的要斷糧了!
一旦大軍無有糧草補給,甚至可能累及這十幾萬人隨他一起在這西岐山林之中敗仗身死!
經過這一個月的交鋒,他也算是勉強摸清了一點陸植的用兵之道,知曉此人極擅計謀與各種小伎倆。
一開始他還不在意,甚至心中暗自嗤笑陸植這位西岐元帥當真是小家子氣,盡用些上不得臺面的小伎倆,但是今日這邊被人吃掉一千,明日那邊又被俘虜八百,后日再被磨掉兩百...
一月下來,他麾下近兩萬人就這般給陸植一點點蠶食吞噬,直到這時,他才反應了過來,自己太過小看了陸植了。
再加上這次陸植一反常態的來了番大動作,直接殺了他的大將,截了他的糧道,讓他麾下大軍陷入幾乎斷炊的尷尬境地,他頓時不敢再有絲毫小覷陸植之心。
只想著此番因他自負,累得落入如此尷尬境地,但好在他麾下大軍建制仍舊完整,也未遭逢什么大敗,退回后方修養一陣之后,依舊還能再次兵進西岐,與陸植再一輪交戰。
到了那時候,他定不會再有絲毫大意,也會防備陸植的那些鬼蜮伎倆...
到時憑他麾下的良臣猛將,十幾萬大軍,堂堂大勢碾壓之下,那陸植與西岐麾下加起來也不過堪堪十萬軍士,將領二三十人,又如何能與他麾下天兵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