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只能等空閑的時候再看變異人64強的回放直播了,這些都是需要付費的。
底層的醫院附近的街道上,擁堵不堪,大量吃過三聯公司事物的人前去領取抗體液,4科不斷的在變異人戰斗考試的間隙插播一些具體情況,只要近期頭暈目眩情況嚴重者,就需要盡快到醫院接種更加強力的抗體。
大部分醫院里此時都出現了一些1米多高,有著大量機械臂的協助醫療機器人,這是為了緩解醫療的壓力,這些機器人能夠在醫生診斷過后,精確進行藥物配給工作。
只不過機器人的出現讓不少人感覺到有些奇怪,不單單是底層的人,連中層的一些醫院也是,基本上醫院里留守的醫生不到100,大部分都是機器人在進行藥物配給,注射液更換,以及一些簡單的清掃整理工作。
底層的人看到的是新鮮,因為這些看起來極為便利的機器人從未出現過,而中上層的不少人是知道的,因為以前在醫療被4科收回去后,醫生體質曾經一度崩潰,出現了斷層。
為了對抗行事科這樣強硬的行為,醫療協會大部分醫生都選擇了罷工,城內的醫療體系曾經一度崩潰。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原本醫療協會以為行事科會妥協,然而各大醫院里卻出現了大量的機器人,醫生的數量雖然還是不足,但醫生只需要負責看病,其他的一切都由機器人來完成。
效率非常的高,此時醫療協會的大量醫生慌了,但很快就有醫療公司的人發現了弊端,機器人每一個的造價不便宜,人疲憊了可以休息,但機器人不需要休息,但卻需要保養費用,材料磨損了必須得更換才行,人受傷了能自愈,但機器人出了問題,或許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要回爐重新制造。
雖然有光影物質化這樣的科技,可以在機器人耗損后直接重新回爐添加損耗部分的材料直接快速制造出來,但意味著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中電能的消耗是尤為龐大的。
短短的3個月,全城的大部分區域內都出現了劇烈的經濟變動,電費開始漲價,區域內的人口紅利開始不斷減少,不少人都意識到了,這些機器人雖然便捷,但需要耗損大量的能源,會影響到人類的物質生活質量。
為了應對這場危機,城內的一些重要資源甚至還限制了出倉,大家都意識到情況越來越不妙的時候,行事科拿出了更加強硬的態勢來。
如果醫生們繼續選擇罷工,將會永久吊銷醫療資格證,更加強力的醫用機器人會出現,搭在了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完全可以代替人類看診,通過嵌入身體里的微元素探測光線,可以快速的根據大數據分析出人類身體哪個部分出現問題,從而確定病因。
這意味著醫生的職業可能會消失,不少醫生服軟了,開始主動到4科報道,一些醫生也開門了,最后醫療企業直接被強制性收購,藥物制造販售權直接被4科掌握在了手中,藥物價格開始成倍的往下跌,而醫療機器人也退出了舞臺。
大部分在這次醫療危機沖擊下的人們都意識到了機械的危害,機器人的出現,甚至連一些原本負責醫院清理工作的人都失去了工作,一些負責給藥店送貨的變異人背山工也是,這時候就衍生出了一個議題,既然機器人完全能夠做的,那么人還有什么用。
最后醫療危機徹底平穩了下來,4科近些年來都在努力著培養后備醫療人才,但醫療的缺口依然很大。
而后4科也就醫療機器人和醫生之間的問題作出過回復,人體的許多病癥,是綜合型的,引發的疾病的機制又是錯綜復雜的,甚至很多疾病是因為人的情感引發的,而ai不具備完全診察這些綜合型病癥的能力,龐大的數據庫能夠做到的只有確定病因,對癥下藥,但其實很多病因是因為人類的情感而引發的,特別是一些精神上的疾病,ai是無能為力的。
醫療還需要考慮到一個人近期內的用藥量,工作情況,生活狀況,以及情緒波動等等問題,這些東西復雜而感情化的產物,ai是沒辦法直接識別的,能夠說出的只有數據上的東西。
即使ai能夠通過面部識別來確定一個人的喜怒哀樂,而后采用一些方法來讓這個人暫時脫離這樣的狀態,但卻是冰冷的,ai可以告訴人們要怎么樣調整狀態,怎么做才能夠解決問題,但實際上動手的還是人,而人在處理問題上的方法,又是一個龐大的歷史衍生課題。
因為ai沒有感情,所以無法做到感同身受這樣人類專屬的大腦高級活動。
趨于表象化的處理,是ai技術無法更進一步的巨大難題,只需要擁有龐大的數據,ai確實可以比人類聰明無數倍,但那龐大的數據是人類歷史長河的一頁頁疊加起來的。
最終ai最大的作用唯有一個,殺戮!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科長會議室里,所有人都在靜靜的聽著諾亞的說辭,他十分興奮的訴說著ai1能做到的一切。
“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一個指令的不同,便可以改變戰局,ai1能夠做到把搜集到的數據瞬間轉化為戰略思維,從而發出指令,只需要0.1秒,就可以完成一切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