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根本沒有拳法這種說法,只有搏殺——與獸搏殺、與人搏殺、與天地掙命。
那時候手里有什么東西用什么,哪怕拿塊石頭、折一根木棒都比赤手空拳要好,沒有人有閑心去去研究拳法。
不過,隨著人類成為生物圈霸主,人類與人類之間的爭斗變成了主旋律,各種武器兵刃層出不窮。
在軍隊中,為了訓練新兵基本功,讓他們能按照要求迅速掌握多種武器,才有了拳法這種普適性的身體訓練——這是拳法最初雛形。
拳法最初創造出來,并非為了搏殺——搏殺是用兵器的——而是為了強身健體、打好基礎。
到了后來,拳法強身健體的概念和延長壽命結合起來,又吸收了各種宗教哲學理念,在一代代大師完善下,出現了配套的呼吸法、樁功、導引術、觀想法,不斷推高人體極限,才使拳法成為武道主流,擁有可怕的殺傷力。
那是真正的武道盛世——那時候的武道大師可以游俠天下,抱打不平,就算是千軍萬馬,也未必能奈何一位打游擊戰的武道大師。
拳是武道之宗、棒是百兵之祖。
那時武者見面切磋,只會問‘閣下拳棒如何?’絕不會有人問‘閣下劍槍如何?’
到了現代,熱兵器大幅進步,冷兵器基本被淘汰,武道開始衰退——上戰場的話,有槍誰還帶刀子啊?
古代拳法武技基本失傳,少數流傳下來的也被世家保存在藏書閣中,很少流傳在外——倒是樁功、呼吸法、導引術和觀想法這些法門保留的相對多一些。
近代的拳法,主要是從強身健體的導引術和樁功中演化出來,以健康長壽為目的,并非側重搏殺的古代拳法。
但是,這種從導引術上演化出來的練法拳術,也有另一種好處——威力更大!
說來矛盾,其實不然。
這種以導引術、練法為主導的拳法,本身就是舒展筋骨,導引氣血的法門,講究氣血流轉舒暢,充分發揮自身力量。
所以如果真正打中人的話,威力倒要勝過古代拳法一籌——不過這種廣播操型的拳法,很難在實戰中打中對方。
所以在武道復興(重新有利可圖)以后,各大武館的所謂秘傳,其實都是研究在保留拳法威力的前提下,如何使拳法更加具有實戰性。
到了中級武者以后,易筋摶氣有成,使得武者反應速度更快,抗擊打能力更強,需要更強的拳,更全面的發力方式,才能破開對手的身體防御力。
到那時候,全靠吃身體天賦和搏擊技巧的散打,威力就有些跟不上中級武者的要求了。
————————————————
兩天后。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連綿不絕的擊打聲如狂風暴雨,周時遠上拳下腳一路狂攻。
左臂橫掃接右手勾拳、借著身體旋轉的勢頭,先是右膝上頂,然后小腿突然彈直,如剃刀般彈出橫掃。
高寒步步后退,雙手翻飛連消帶打,穩穩接下周時遠每一次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