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雖然不理解,但是也看到楊明遠是從周冰鳳身邊上的擂臺,而且周冰鳳沒有說什么,顯然她們是交流過的,也沒有人起哄。
“楊氏太極拳傳人,楊明遠。”楊明遠抱拳說。
“多謝楊館主賜教。”林少風看了一眼周冰鳳,后者向他點點頭,他知道這是周冰鳳讓對方上來傳藝的,也抱拳回禮。
“楊氏太極拳講究立身中正安舒,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練功時身法要正,大部分動作都要使上中下三個穴位(即百會穴,會**,涌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個重力垂直線,身體不能前俯后仰。
二是尾閭要保持中正,從大椎穴到尾閭部位〔長強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對拉拔長,而且尾閭要像船舵一樣指引航向。在身心放松的情況下,做到了以上兩個方面,能體現立身中正安舒的特點。”
楊明遠一邊說著,一邊向林少風發起攻擊,他的動作比起秦中林可要熟練圓滑得多,動靜相宜,快慢適度,但是威能卻更強。
“楊氏太極拳強調沾粘連隨,不丟不頂,外柔內剛,綿里藏針,暗含發勁,藏而不露,打人不露形,舍己從人,引進落空,以柔克剛,后發先制,四兩拔千斤。
要求拳架開展大,動作松柔緩慢,行動速度均勻,招式虛實分明,周身圓活連貫,腰身使動四肢,換位逢轉必沉。
尤其是周身圓活連貫體現太極的精髓,‘圓’是說太極拳所有動作都走弧形的半圓,’活’是說動作不呆滯。
上下相隨,步隨身換,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也隨之而動,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
太極之圓猶如一個球體,觸動任何一個點都會引起整個球體的轉動和移位,挨著何處何處轉。
連貫,是動作之間銜接非常緊密,沒有明顯的斷檔現象,如行云流水,滔滔長江波浪,連綿不斷。”
楊明遠如同教授學員一般,并沒有保留,而是將能夠外傳的秘訣都傳授給了林少風,而林少風的理解能力比起昊陽武館的教練、學員們強得多,一聽就理解了大半。
感受到林少風的拳勢變化,楊明遠的神色非常復雜,如此悟性的學員,為什么不是自己武館的呢?為什么不是楊家子弟呢?
不過,既然自己答應周冰鳳要傳授林少風幾招太極拳,楊明遠也不屑于作假或者是敷衍,而是認真地教導著,一邊與林少風練手一邊傳授拳理。
因為太極拳的招式其實非常好學,但是領悟拳理卻是最難的,不說昊陽武館這些教練,就是楊家子弟中,能夠真正領悟到幾成太極拳理的年輕一輩,無不是有著成為宗師的潛質。
而他在林少風身上感受到了太極拳理,絕對不比他領悟的少,如果有自己的爺爺教導的話,恐怕未來對方有機會沖擊大宗師境界,將太極拳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