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的一番無形的交鋒意外地讓伊澤第一次學會了利用自己的能力,此刻反思了下,他不禁對于這能力愈發好奇起來。
昨晚之所以沒有立即研究能力,一方面是因為疲憊,并且缺乏研究條件。
另一方面也是他起初有些嫌棄這個真名,更準確而言,是這個真名代表的能力。
在伊澤看來,這個超凡能力屬實是太弱了……分辨謊言,規避攻擊……聽起來不錯,但前者無法保護自己,后者也只能進行防御。
并且,考慮到可能面對的敵人大概率掌握種種詭異力量,就算能看出對方攻擊中的漏洞,難道自己就躲得開么?
例如對方用槍械對自己進行火力覆蓋,即使能察覺到彈幕軌跡中的“漏洞”,說得好像自己就能來得及閃躲一樣……
不過,清晨的這一番“實驗”讓他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察覺語言中的漏洞,不僅可以辨別他人的謊言,還可以用于自身……的確奇妙,不過,這究竟是基于什么來做出的判斷呢?”
將報紙攤在膝蓋上,伊澤陷入了沉思。
“分辨真假的前提是存在真實與虛偽,那么這能力又是基于什么來判斷的?是基于客觀的事實,還是說出語言的那個人的自我認知?”
“倘若一個人真心地認為太陽是個橙子,那么當他說出自己的這個認知的時候,是真話還是假話?會如何判定?”
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由不得伊澤不認真。
好在這可以進行驗證,并且無需麻煩別人,伊澤當即做起了實驗。
他在心中分別說了幾句話,其中包含明顯的錯誤判斷。
例如“太陽本質上是個橘子”,也包含自己不清楚的事物,像是“這個世界比原本的地球更大”……等等諸如此類的句子。
經過了多次不同的試驗,伊澤基本確定了,“謊言”的判定是基于說話者對于真假的認知。
也就是說,說話者必須明知道自己說的是假話,才會被超凡能力感知到。
“那么問題就來了,我并不清楚是否參與過訓練,卻依舊得到了正確的答案……恩,這說明,漏洞能力是基于原本的‘伊澤’的記憶進行的判斷……而非我‘陳運’這個身份……”
想清楚了這個邏輯,他心里踏實了不少。
旋即突然意識到,自己完全可以利用這個能力,用“排除法”來一步步找到原本的“伊澤”的記憶!
“比如我可以在心里說‘我丟失了初夜’,然后漏洞的能力就會基于原本的‘伊澤’的記憶來做出正確與否的判斷……
這樣我就可以反推出來,‘伊澤’是否還保留著初夜……
恩,這樣雖然無法完全復原丟失的記憶。
但最起碼可以確定一部分信息。”
這個發現讓他欣喜不已。
念頭轉動的同時,他也知道了自己的這個身體還是“母胎單身”。
同病相憐了一秒,伊澤伸手將報紙翻到了另外一個版面,轉而開始思索起漏洞能力的第二句:
“……可以敏銳察覺到攻擊中的漏洞,進行規避……
唔,既然語言的漏洞也可以作用于自己,那么是否意味著,我不僅可以捕捉到敵人攻擊我這個行為中的漏洞,還可以反過來……
找到我攻擊他人時候的漏洞?”
伊澤眨眨眼,心思一下活泛了起來。
——
ps:孜孜不倦地求推薦票!認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