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接過片子去,掃了一眼,道:“交叉韌帶撕裂的診斷是很貼切的,閔教授您看,從冠狀位來看,不論是T1相還是T2相,病人的膝關節韌帶的連續性都有中斷。”
“并且,我們從核磁上也是可以看得到,脛骨結節前方有游離骨贅的,考慮患者有外傷病史,撕脫性骨折的診斷,也是較為明確的。”
鄧志直接把關節炎的專業知識,更加深入了一層。
但他也較為佩服林遠。
要知道林遠也才研究生二年級而已,能夠如此精準地把診斷要點給精要地總結出來,比起鄧志工作了十多年也多不遑多讓了。
鄧志自然也知道,像卓遠這樣的研究生,一般基礎功底都很是扎實,否則也很難考上研究生。
閔教授似乎也不著急,看了一下同高波和范承。
“小同和小范,你們也都是骨科的研究生,你們怎么看?”
同高波和范承把片子自然而然地接了過去。
看起來神色有些緊張:“閔教授,我們也只能看得出來有韌帶撕裂和骨贅。同意林遠師兄和鄧志大哥的說法。”
“不錯,你們可以看得出來韌帶撕裂和骨贅形成,看來入科前還是看了幾本書的。”閔教授心里似乎大概有了對同高波和范承的知識儲備水平。
研一的學生,可以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膝關節的核磁閱片,教材上是不寫的,只有在專科的教材上才有涉獵。
“小果兒美女有看法沒有?”閔教授似乎有意一一問過去的樣子。
陳果兒一臉懵逼地搖了搖頭:“閔教授,我就只能看出來骨贅。”
骨贅就是骨頭線多出來的一部分,即便不是醫學專業的學生,估計也能夠看得出來,只是可能不能夠專業地描述。
閔教授自然也不為難。
瞥了一眼陸成,直接讓后者微微一慌。
閔教授不會還要問我吧?
果不其然,閔教授還是開口道:“小陸,你對這個病人有什么看法嗎?”
陸成并沒有立刻作答,而是把片子接了過來。
外科的教授,都是干脆利落,不會拖泥帶水的。
那他為什么會繼續追問我呢?
難道遠哥和志哥說錯了?說錯了的話,估計閔教授會直接反問他們。
莫非是沒有全對。
陸成一邊仔細看著片子,同時,眼前那個面板出現了變化。
病人特征:青年,男性。
臨床表現:外傷致右膝關節疼痛3月,加重伴行走受限1月余。
加重緩解因素:疼痛行走后加重,休息時可緩解。
體查:右膝關節內側壓痛,無明顯過伸過屈痛,4字征陰性。內外側麥氏征(-),膝關節前抽屜試驗(+)。側方應力試驗(-)。
核磁MRI示:右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膝關節內骨贅形成。
病史:無飲酒史和外傷史。
初步診斷:右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撕裂。
系統主動梳理的東西,全都是林遠哥和進修大哥總結的東西,唯一的區別就是在診斷一項,并沒有把游離骨贅給包括進去。
沒有游離骨贅?
那這些小骨塊是怎么來的?
不是撕脫性骨折嗎?
陸成開始抽絲剝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