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他們已經走出軍營大門。張滸腳步不停,向南走去。軍營附近沒啥熱鬧,要么是衙門要么是士卒家屬院,沒可看的;但越往南走,街面上就越熱鬧;走著走著,張滸帶著他驀然轉過一個街角,就好像一股大浪撲過來一般,劉錡的耳朵瞬間被笙歌鼎沸的聲音填滿。
驚訝間,他抬起頭看向街道,就見到一派熱鬧景象。街道兩邊滿是茶樓、酒肆、腳店、肉鋪等各種店鋪。店鋪不時有人進進出出,劉錡跟著張滸繼續向前走,看到酒肆幾乎都被填滿了,談笑聲都溢了出來,在街上都聽得見;其他店鋪雖沒有酒肆這么熱鬧,但也客人眾多,滿滿登登。
再走幾步,就到了一條河旁,河上有一座橋。這條河不寬,橋也不長,但這里比剛才的街巷還要熱鬧。河兩岸靠近橋的地方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攤子,有賣刀、剪、雜貨的貨攤,有賣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不可勝數;行走的路人不時在攤子前停下來,與攤主交談起來。
橋中間是一條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轎的,有騎馬的,有挑擔的,有趕毛驢運貨的,還有推獨輪車的,摩肩接踵、人頭攢動。
另一點讓劉錡注意的,是商人客人的長相。碎葉鎮是溝通東西的交通要道,東邊的唐人、西邊的大食人、拂菻人、波斯人,北邊的突厥人,本地的吐火羅人、塞人等等都匯聚于此,他們長相各不相同,語言衣著也大相迥異。
此時這些人或操著漢話或操著吐火羅話等語言,穿著迥然不同的衣服,站在千差萬別的房子前開心地談笑說話、激烈地討價還價。
但不論街上的行人在做什么,他們的臉上幾乎都帶著笑意,與熙來攘往的街巷交相輝映。
“真有意思。”饒是已經有了心里準備,劉錡仍然大吃一驚。古代城市的花天錦地與現代城市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大一樣,讓他不由得感嘆一句。
“怎么樣,挺繁華熱鬧的吧!”張滸笑道:“長安、洛陽齊整的很,碎葉鎮就雜亂許多;比市面繁華,碎葉更差得遠。但也不知怎地,偏偏安西這邊的城卻不顯得差多少。”
“還有一事也不知道你注沒注意到。因為這里不是中原,雖還有個隴右道,但那些文官輕易不來安西;就算來了,在東邊的四鎮、各州轉轉拉倒,不會來碎葉,所以這邊也不大講朝廷的規矩。”
“中原的城池不管大小,商人做買賣都只能在市里,沒法在城中隨意開設店鋪售賣貨物,被武侯抓到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外地商人還會被趕出城、沒收貨物。可安西尤其碎葉這邊,除了軍營、官衙旁,其他地方都能隨意開店鋪,才能看到這樣的景致,長安洛陽再繁華也見不到。……”
“哦,哦。”不管張滸說什么,劉錡只是連聲答應,并不答話。張滸倒也不減興致,帶著他一邊絮絮叨叨地說一邊轉了好一會兒,這才停下腳步,又對他說道:“好了,這片是碎葉鎮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你都已經看過了。走,叔叔帶你去玩樂的地方。不過在玩樂之前,還得先把東西換成錢。”
說著,他已經走進旁邊一家店鋪。這家店鋪招牌上的字劉錡沒看懂,不過他走進去聽了張滸與店內工作人員的對話就知道這是家什么店鋪了。
“軍爺,你這幾件首飾能當十貫六百錢。”朝奉認真看了看張滸遞給他的幾件首飾,說道。
“太少!這些東西在嗢鹿州少說能當十二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