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那些話確實是我過去說的,但我現在的想法已經發生改變。”侯梅德說道:“我預料到了秦那軍抵抗會非常激烈,但完全沒有想到會激烈到這種地步,也完全沒有想到他們會采用巷戰這種作戰方式。”
“巷戰對我軍限制太大了。在街道的限制下,我軍的優勢幾乎被完全抵消,而秦那軍的優勢被放大,這使得我軍一直難以完全控制整座城,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可能控制。”
“總督,齊亞德,你們應該明白我的意思,我指的不僅是地面,也包括地下。我軍能夠占領地面,但不可能占領地下。僅憑哈迪軍,根本不可能占領地下。”
“而只要不能占領地下,就不能算作完全控制嗢鹿州城,大軍也會被拖在這里,一直拖到他們的援兵趕到為止,然后我軍被打敗,狼狽撤出嗢鹿州。”
“既然一定不能奪取嗢鹿州,早晚會撤走,還不如在我軍仍擁有主動權的時候撤走。”
“至于之后,我當然不會天真地以為秦那國會與我國議和,放棄碎葉城及周邊地區;秦那軍一定會進攻碎葉城。但那時,戰爭局勢就會發生變化,變成我軍防守,秦那軍進攻。”
“交戰地點,我認為應當放在伊麗河谷谷口。那里地形崎嶇,是防守的好地方,只要士兵充足,一定能夠守住,并給與秦那軍重大殺傷。”
侯梅德對于這場自己預想的防守戰沒有細說、一筆帶過,繼續說道:
“秦那軍進攻戰失敗后,將領與士兵一定都會變得清醒一些;而且在戰爭中打頭陣的一定是從碎葉城逃出來的、與我國有血海深仇的人,他們也會因為進攻失敗而損失慘重,剩下的人會更加清醒。”
“秦那人這時仍然不會放棄奪回碎葉城的想法,會采用新的進攻方式,比如利用士氣高昂的優勢派出小股軍隊潛入碎葉城附近。”
“我軍需要反復消滅這些小股軍隊,一直到秦那人承受不了這種損失的時候,就會求和;而我國也就能在控制碎葉城的情況下與秦那國維持和平。”侯梅德最后說道。
他說完后,好一陣帳篷里除了人呼吸的聲音外沒有其他任何聲響。又過了一會兒,并波悉林的聲音響起:“也就是說,放棄嗢鹿州后,我軍還要與秦那國進行很長一段時間的戰爭,才能和談并且只控制碎葉城?”
“是的,總督。”侯梅德答道。
“賽義德,”并波悉林深吸了一口氣才避免自己大聲斥責侯梅德。“我不說你想法的可行性,只說一點:在嗢鹿州城中戰死了這么多士兵,最后竟然不能控制這座城,你覺得將領與士兵們會答應嗎?”
“他們一定不愿意答應,所以需要總督您的勸導。”侯梅德說道:“有您的勸導,大家即使不愿答應,也會答應。”
“但因此損失的是什么,你應該明白!我不會采納你的想法!”并波悉林不再與侯梅德廢話,直接說道。
“賽義德,你的想法根本不成。”正低頭寫字的薩利赫也抬起頭來,對他說道。
不討論侯梅德想法的可行性,單說并波悉林勸說將領與士兵從嗢鹿州城撤退,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波悉林現在能做到這一點,但他的威望也會因此大為受損,而威望,又是他指揮軍隊、維持對國家統治的重要因素。
他的威望受損,會導致他指揮軍隊不再這么靈便,會導致他對國家的統治不再穩固。在他本人看來,付出威望受損的代價,即使打敗秦那人也是非常不合算的;更別提在侯梅德的構想中只能控制碎葉城。
他絕對不能接受這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