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前,大食軍城外營寨。
“稟報總督,大小船只早就造好,足夠搭載六千士兵過河,小船也很輕便,能較容易地攜帶;大船在搭載士兵過河后由留守軍隊拖回軍營中,以防被秦那水軍擊沉。
投石車也都已經組建完畢,仍在命令部分士兵收集石塊。噢,總督,其實已經按照您的吩咐收集到了足夠的石塊,但我覺得被投擲的石塊越多越好,所以仍然命令士兵收集。
其他攻打營寨需要的軍械、物資也都已經準備齊全,今夜士兵們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必定能以充足的精力、高昂的士氣渡過伊麗河、進攻秦那軍在河北的軍營,而且一定能夠攻陷。”薩利赫跟在并波悉林身旁不停介紹著,最后說道。
是的,并波悉林決定派兵攻打河北大營了。早在大唐歷今年三月底四月初,攻打喔鹿州城受挫、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控制這座城后,他就有了派兵攻打河北大營、切斷地道中秦那兵后方的想法,而且立刻派出偵察兵去偵查河北大營。
但偵查的結果卻讓他陷入猶豫之中。根據回報,秦那人至少在河北大營長期駐守三千士兵,雖然數量不多,也不足以防守整座大營,但河北大營分為內營和外營,內外營之間界限分明,一旦他們進攻外營,三千士兵可以立刻退守內營(大多數士兵本就一直駐守在內營,外營之人都是要輪番趕去喔鹿州城內打仗的)。
河北秦那兵的守備也沒有像他想的那樣、因一直沒人試圖攻打營寨而變得十分松懈。外營防守確實松懈,他派出的偵察兵輕而易舉混進去,甚至能在營內任意走動;可內營防守極其嚴密,進出十分嚴格,不僅需要種種花紋繁雜的憑證,若守門將士覺得臉生,還會攔下、根據他們憑證上的身份叫來同火、同隊之人辨認,確定不會讓不該入內的人進入內營。并波悉林派出的偵察兵完全不可能混進去。
偵察兵轉又試圖半夜潛入內營。可夜晚防守卻比白日更加嚴密,而且沿著圍欄設置許多致人死亡的陷阱,進去的兩個偵察兵都沒能活著出來,其他人遂放棄偵查,返回己軍營寨。
接到偵察兵的回報后,并波悉林經反復思考,決定暫時放棄攻打河北大營。在他看來,攻打河北大營造成的死傷比可能比在城內與秦那兵巷戰的死傷比更加慘不忍睹,不如繼續巷戰。
但又過了幾個月,來到八月中旬后,他卻決定重新啟動這個計劃。雖然攻打河北大營的死傷比有可能超過巷戰,但只要投入足夠數量的士兵,一定能在短時間內奪取營寨;而繼續和秦那兵在地道中打爛仗,結束交戰的時間還遙遙無期;而他,不想再拖延下去了。
所以他傳令薩利赫,準備出動六千士兵進攻河北大營,其中部分士兵從城中抽調。薩利赫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在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做好出征準備。
“好,好。”聽到薩利赫的介紹,并波悉林露出笑容,稱贊他一下,又囑咐道:“下午不要讓明天要出征的士兵外出收集石塊了,讓他們在軍營中休息;想做些什么,只要不出營,不嚴重違反軍令,都可以當做看不到。”
“是。”
“今天晚上把征集到的十幾頭牛全部殺死,確保明天要出征的每個士兵都能吃到足夠的肉。”
“是。”
“派去攻打河北大營的軍隊要擁有隨軍神職人員,負責在士兵戰死后為他們舉行葬禮,替士兵寫家書。”
“是。”并波悉林連連吩咐,薩利赫不停答應。
并波悉林吩咐完畢,正好這時他們走到大帳附近,二人進去休息又叫來侍衛,端溫熱的奶酒送來供二人飲用。
“總督,”薩利赫又想起一件事,斟酌過后問道:“杜環和高適所在的那個百人隊也在被派去攻打河北大營的軍隊之列,是否要將他們調出來?”
“不需要。”并波悉林想了想,說道:“不要這樣做。
不能、也沒有必要對兩個不愿投降我國的秦那人給予特殊待遇。如果他們愿意投降,自然是我軍急需的人才,可以優待;不愿投降,又有什么好優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