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只有軍迷們會關注海軍的官媒,在好奇地驅使下點開視頻。
第一個被命名為《飛鯊》的視頻開頭就讓軍迷們大呼“臥槽”。一群人跑步,這畫面很正常。甚至來說,在軍隊的宣傳片里,戰士們跑步的畫面都已經懶得用了,太基礎了。
但這些人背景后,那個漆黑的艦島輪廓立馬讓這群軍迷意識到,這是在航母上。
兩年前在國防部的記者會中,雖說官宣了國家航母的存在。但一直都只能零星聽到一點消息的航母,第一次揭開了自己的面紗。
這還有什么好說的?轉發,點贊,評論!素質三連!
原本只是軍迷群體的一次狂歡,瞬間引爆網絡。越來越多的人在看到這樣一則航母宣傳片后,一邊大呼祖國牛皮,一邊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或者微博。
而有《飛鯊》珠玉在前,網友們又滿懷期待地點開了第二個視頻。軍迷們在看到老人的一瞬間,鼻頭就開始發酸。而普通網友,則看著開頭老人和孩子溫馨的互動,嘴角不自覺地拉扯出一絲笑容。
隨著劇情的發展,孩子在被女神拒絕時的頹然,讓人揪心的同時又忍不住想到了自己。誰年幼的時候,沒有過大方厥詞。曾經都想當超級英雄的那個孩子,最后發現自己連自己的英雄都當不了。
伴隨著音樂,劇情在教官的怒罵聲中進入最低谷。壓抑地音樂和暗色調的渲染,仿佛預示著暴風雨前的寧靜。
果然,在音樂節奏變得高昂的時候。那個孩子,終于站了起來。他最終依舊沒有成為超級英雄,但他成功變成了自己的英雄。
就在眾人以為這就是普遍征兵的套路,即將完結的時候。已經成為青年的孩子,懷著一顆期待的心情一步一跳地跑上艦,而一名老人這時一步一頓地從艦上下來。
兩種截然不同的步伐,仿佛昭示著新老更替的鐵律。隨著老人離世,航母首航。年輕人的意氣風發和老人的默默離世又一次形成了強烈的畫面沖突。
從老人出現時,眾人便意識到,這個老人就是當年那個給孩子帶糖果的老人。但心里,又期待著,這不是同一個人。
音樂即將結束,最后的畫面,也定格在兩人站在航母廊橋上的那一次回首,微笑。
“艸,這官媒啥時候也這么皮了?前一個視頻看到老子熱血澎湃,結果馬上給我頭上潑一盆冷水。問題是我還覺得這個冷水潑得好!”
一條彈幕,緩緩在B站的官方號視頻中劃過。這條彈幕仿佛也是一個起爆的信號。
微博,B站等等社交視頻網站上,這兩則關于航母的短片瞬間被引爆。一次刷新評論就能多出99+。
“難道就沒有人發現這兩部短片的音樂制作人都是第二部短片里的那個演員嗎?”
“艸,樓上的才發現嗎?老娘就想問,這個叫陳銘的。到底是誰?又有顏值,又有才華。I了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