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這種只配燒火的燒火棍。”
說著她用力將那支彎箭桿丟在腳下的臺階上,一臉質疑地問道:
“你爸爸不是獵人嗎?你跟他狩獵過沒有?……狩獵過?你就那這些樹棍糊弄我?制作箭矢不是一名獵人的基本技巧?”
一連串兒的問題,讓那原住民孩子有些啞口無言。
他身邊那位同伴看到尼卡有些嚴苛的眼神,甚至當場想要退縮。
她做事一絲不茍,手里拿著檢具,每支箭桿都要小手指粗細,粗細均勻而筆直,而且手指放在箭桿中心處,箭桿要處于平衡狀態,并且箭桿要磨得十分光滑。
一些削得不太合格的,都會丟在腳下當柴火。
只有那些又直又細硬木桿,才會被尼卡收進箱子里。
……
最開始的時候,尼卡見到當地原住民孩子不愿在鎮上的面包鋪里購買廉價面包。
她覺得很可能是原住民孩子不知道小鎮有這么一家面包鋪。
于是,她那段時間幾乎走遍了貧民區,就是想要讓原住民都知道,小鎮上的面包鋪居然是如此便宜!
她希望鎮上的原住民孩子們都能吃上全麥面包,從此不再餓肚子。
不過隨后她便發現事情好像是自己想的有點過于簡單了。
全麥面包的價格雖然已經相當的低廉,鎮上這些原住民的孩子依然每天眼巴巴的望著面包鋪子,就像流浪的乞丐那樣,等著從面包鋪里面走出來富人,能從紙袋子里掰一塊施舍給他們。
有時候那些人,就像給流浪狗投食一樣,甚至將掰下來的面包丟在地上,看著幾個孩子同時爭搶,惹得身邊女伴們一陣嬌笑。
鎮上的很多富人將這種行為當成一種善舉,認為這是文明世界對位面世界的一種關愛。
他們臉上那種沒有任何掩飾的戲謔就像紙牌上的黑桃J。
尼卡了解情況后才知道大家都餓著肚子,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錢,手里就連兩個銅板都沒有。
這些天尼卡一直再想,到底應該怎樣改變當地原住民的生活。
她請教了一下最近每天都十分忙碌的賽琳娜,賽琳娜笑著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對她說:“能夠改變他們生活的只有他們自己。”
“首先這里一定要又說改變。”她又指了指自己的頭。
尼卡覺得賽琳娜那句話的含義是讓原住民自己找機會……
……
聽說鎮上的軍備倉庫里缺少箭桿,尼卡覺得這倒是個好機會,于是就準備讓原住民孩子削箭桿,她愿意以每2支箭桿一枚銅板的價格收購這些硬雜木的箭桿。
制作箭桿的材料,鎮外山腳下的林子里到處都是,不需要原住民孩子花費一分錢,他們只需要有把鋒利點的柴刀。
很多原住民家庭出身的孩子,父輩都是一些獵人,擅長硬木弓和箭矢制作。
耳習目染之下,削箭桿對他們來說應該不算難。
不過,她對這樣的箭桿是有著一些嚴苛要求,每一根都要做得十分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