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輕重,口吐狂言。哼哼,這一局,靈寶寺負,沒的商量!”
待裁判氣哼哼坐下,趙小白輕輕一咳,又緩緩說道:“佛祖日,眾生皆佛。原也沒錯。”
“只不過,悟都大師禪心有缺,沒有能夠很好地理解圣人的本意,也沒有能體悟佛祖說這句話的真正涵義,可惜呀可惜!”
“圣人德懷天下,自然希望天下人皆成佛,可他參透禪機,豈不知人心之變?”
“天下之大,又豈無冥頑不化之輩,宇宙萬類,自有不可渡之人類,不可感化之兇靈。”
“佛祖當年,并沒有直接回答什么是佛這個問題,而是有意顧左右而言他,實則別有深意和苦心。”
“他說這話的言外之意,可不說所有的生靈都是佛!而是說,所有的生靈都存在善的一面,有成佛的可能。”
“既然是可能,當然也就有不可能。”
“圣人的本意,是要以此規勸門下,上天有好生之德,佛門弟子應心懷堅定的信念和一往無前的禪心,渡不可渡之人,感化不可感化之頑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般的決心,求得最大的善果。”
“這才是佛祖口中所說的眾生皆佛啊!”
“我輩后人,怎可誤解圣人本心,以無德之身,強加佛祖對門下信徒的一番苦心于蕓蕓眾生?”
趙小白這一番話說出來,雖然直斥悟都曲解圣人之心,卻絲毫沒有貶低佛家圣人,相反,言語之中對圣人充滿尊敬,頓時滿座嘆為觀止。
他不僅巧妙回答了裁判夏建仁說的那一通氣話,也保留了佛家門人一些顏面。
靈寶寺在一旁戰的和尚們頓時心服口服,神色安詳;悟都知道再也不能強辯,低頭不語,羞慚無地。
助理裁判朱逸群目光迷離,喃喃地問道:“如此說來,眾生皆佛這句話,被人謬誤了數千年,可嘆!”
“從今而后,若再有人以此圣人之言,牽強附會地回答什么是佛這個問題,那可就真的既居心叵測,又愚蠢之極!”
“但到底什么是佛呢?不知小白道長可愿意為我等解惑?”
趙小白輕輕點頭,淺淺啜了口茶,回答道:“那到底什么是佛?若依貧道粗淺的理解,這和什么是道,幾乎是同一個問題啊!”
“道重在‘知’,探尋自然萬象,天地至理;佛重在‘心’,強調修身戒忍,德化人間。”
“所以佛在人心,信者,修身戒忍,為善積德,佛在心中,成佛可期,此所謂有佛心佛緣。”
“不信者,佛可有可無,時有時無,與佛無緣。”
“一心為惡者,當然是…眾生皆雜碎,生靈為魚肉,天下本無佛。”
“佛既在心,而自古人心多變,曲折無定,到底什么是佛,即使佛祖本人,恐怕也無法完整回答這個問題啊。”
悟都此時總算清醒了些,聽到這小道士居然說佛祖也有不明之處,實乃大不敬,不禁粗著脖子抗聲道:“大膽!怎么能這樣說?”
“神明的佛祖在上,他老人家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怎么可能存在無法完整回答的問題?”
趙小白不由一聲嘆息,心道:想當年,佛祖為了兜售他的教義,又和那個世界的許多的商家培訓業務人員有多大區別?
他說這話時,無非就是想告訴他手下的“業務人員”:天下眾生,都是咱們潛在的客戶!
作為一名合格的業務人員,一定要堅定信念,排除萬難,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變一切不可能為可能。
可實際上,任誰都知道這話就是個大忽悠。
不是所有的和尚都需要買梳子的。
可如今,面對圣人的光環,面對這個時代無數被這位圣人“洗腦”了的人們,我哪能說得這樣直截了當?
一念及此,他徐徐掃視殿內,緩緩說道:“圣人是否無所不知,且稍安勿躁,有理不在聲高。”
“我且問在座諸位一個問題:在這鴻蒙宇宙中,最大的是什么。不知你們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