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在大家的矚目中向臺上走去,其實這個獎的懸念較小,因為《彗星》是電影節觀影人次最多的電影,加上其口碑很好,幾乎沒什么懸念。
接過獎杯,陳昊仔細看了看,這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第一個獎杯,第一次總是讓人難忘。
“謝謝,謝謝大家的肯定和喜愛,這個獎杯讓我很受鼓舞,希望以后還能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精彩的電影。”
陳昊簡單的說了兩句就走了下來,他的最終目標是新浪潮獎。
不過獲得觀眾將除了獎杯榮譽之外,還能夠額外獲得10000美元的獎金,算是意外之喜。
“獎杯給我看看。”孫藝珍在陳昊回到座位之后說道,似乎女人總是對閃亮亮的東西感興趣。
陳昊笑著將獎杯遞給了孫藝珍,臺上則繼續頒發亞洲電影振興機構獎。
這個獎項是只頒發給南朝鮮電影的,鄭再恩的《貓咪少女》最終獲獎,同時還有一個亞洲電影振興機構獎-特別提及獎,算是此獎項的第二名。
“獲得第6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的是,侯孝閑、申相玉、崔銀姬、讓娜·莫羅!”
侯孝閑除了來電影節做評審團主席,順便還拿了個獎。
接下來的獎項叫Woonpa獎,該獎將授予在“廣角鏡”(WideAngle)單元獲獎的亞洲紀錄片,獲獎導演每人可獲得1000萬韓元的獎金,資助其拍攝下一部作品。
隨后,現場的氛圍變得更加緊張起來,因為典禮只剩最后三個獎項,也是今晚的最終大獎。
這三個獎項分別是新浪潮獎、新浪潮單元-特別提及獎以及國際影評人協會獎。
新浪潮獎其實是相當于最佳導演獎。
新浪潮單元-特別提及獎則是相當于第二佳導演獎。
國際影評人協會獎則相當于最佳影片!
一般來說,最佳影片應該是電影節最高獎,最佳導演也是大獎,但相對來說要比最佳影片稍低一些。
就像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是金熊獎,而最佳導演則是銀熊獎。
但釜山國際電影節稍有不同,它的主競賽單元是新浪潮單元,而這個單元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挖掘新人導演。
于是,你可以看到它設置了新浪潮獎和新浪潮單元-特別提及獎,相當于是最佳導演的前兩名,就是為了盡可能多的推出新人導演。
所以,相對來說,新浪潮獎才是釜山國際電影節的最高大獎,這也是陳昊今晚的目標所在。
在大家的注視之中,頒獎嘉賓拿著信封上臺,首先要頒發的是國際影評人協會獎。
這無疑是個大獎,但是陳昊和《花之島》導演宋一坤卻都有些抵觸。
因為拿了這個獎,很可能會與終極大獎新浪潮獎擦身而過。
除非你能夠同時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
只是在陳昊和宋一坤都是大熱門的情況下,一方直接碾壓另一方的情況應該不會有。
當然也可能出現大熱必死的情況,最終大獎都不是這兩人!
“獲得第6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協會獎的是,鄭再恩,《貓咪少女》!”
陳昊聞言心中一松,自己還有希望,不過接下來就是生死時刻了。
誰是最佳,誰是第二,揭曉一個,另一個基本上就沒跑了。
“獲得第6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單元-特別提及獎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