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萱聞言深呼口氣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一行人到場之后和于東打了個招呼,于東對著眾人笑了笑,隨即拉著陳昊來到門口迎接客人。
于東在帝影廠和華影幾年,人脈關系還是挺廣的。
其中華影也來人了,不過不是負責發行的徐總,估計就是請他他也不會來。
還有不少位影評人以及媒體,很快就將影廳坐滿了。
看到時間差不多了,于東親自拿著話筒上臺。
“感謝大家今天能夠賞光來參加伯納發行的首部國產科幻電影《彗星》的點映場,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他的導演是我們的天才導演陳昊。”于東指著陳昊道。
陳昊被于東這天才導演的稱呼弄得有些尷尬,怎么聽都有種王婆賣瓜的感覺,但還是站了起來,對著大家微微鞠躬。
“這么年輕的導演?”
“看著還是個學生吧!”
“這于東搞什么鬼,怎么會看中這樣的導演?不會是親戚什么的吧?”
……
于東對于臺下的議論視而不見。
“大家或許會覺得陳昊導演實在太年輕,拍不出像樣的科幻電影,但我要說正是因為陳昊導演年輕,才有可能突破這么多年來國產科幻片的禁錮。
作為老一輩的導演因為時代局限的關系,思維或多或少的都被套住了,只有像陳昊這樣的年輕人,思維活躍,敢想敢拍,才有可能帶來充滿幻想,甚至激進的科幻懸疑電影。
至于我說的是不是真的,九十分鐘之后自見分曉,所以我也不多說了,開始吧!”
座位上的眾多媒體記者和影評人聞言笑著交頭接耳,顯然對于于東的話不置可否。
科幻片一直是國產電影的老大難之一,如果突然就被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給打破了,那才真是見鬼了。
而且這部電影也沒聽說有大投資,怎么科幻的起來?
又沒有港臺大明星助陣,怎么吸引觀眾?
估計又是一部偽科幻,想要打著科幻電影的噱頭將觀眾騙進電影院。
在眾人不斷非議的時候,影廳暗了下來,《彗星》正式開始。
開頭的十幾分鐘就是8位友人之間看似毫無營養的閑聊。
“這拍的什么東西?”
“于東沒說錯,這的確是只有年輕人才能拍出來的電影。”
“這也能叫電影?我拍的都比他好!”
“這天才導演還真是天才!”
……
不少媒體記者和觀眾在看了電影開篇之后,有些大跌眼鏡,即便已經做了很低的預期,但還是沒想到居然爛成這樣。
說實話,要不是因為是受邀而來,不少人很可能直接就轉身離開了。
同時不少媒體記者苦笑著搖頭,這讓我回去怎么寫報道?實在是沒有絲毫的亮點啊,忍著不開口大罵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