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壹億:估計應該和《彗星》一樣,沒啥特效鏡頭吧!
甜冪糖詩:名字既然叫《月球》,那肯定是科幻片無疑了!
陳在農村:名字什么的無所謂,關鍵要是真的科幻片啊,好希望能有一部拿得出手的國產特效科幻片!
……
外界在因為陳昊新片《月球》議論紛紛的時候,懷柔基地的攝影棚里卻是一片專注。
此時在拍攝的是工作站外的場景,這些場景無疑占據了全片90%以上的特效鏡頭,能否讓觀眾覺得這真的是一部特效科幻,外景無疑是重中之重。
因此在開拍前,常紅松就和陳昊、杜杰以及燈光組商討了多次,根據徐山爭的動作、方向,來確定燈光以及攝影機的距離、角度等各方面因素,確保燈光效果便于后期特效制作。
此時正是影片的開頭,因為采礦車上有能源罐已經裝滿了,所以徐山爭得外出將能源罐取回來。
徐山爭穿著定制的太空服,出了工作站之后,直接爬上了有一個半人高的月球車,打開圓形的車蓋,然后進入了月球車。
“好!過了!”陳昊喊道。
只是一個簡單的進車動作,徐山爭自然完成的沒有任何問題。
隨后,劇組立刻檢查跑道,這是月球車前進的路線,途中出現的信號塔,采礦車等模型也都擺放到位。
“繼續!”陳昊得到一切OK的示意之后喊道。
攝影機隨著月球車前進,跟了兩步之后便停下,然后給個遠景,給出了工作站在月球上一個大致的布局畫面,也是展現月球荒涼黑寂的外空條件。
外空景象并不需要演員太多的演技,只需要按照燈光組和特效團隊的要求,做出指定動作就行。
而這些動作拍前也會專門進行指導,演員也需要多次練習,所以只要徐山爭夠努力,動作沒問題,其他就是交給后期特效了,NG也會少很多。
接下來本來應該是徐山爭從采礦車獲取能源罐的鏡頭,但那就得到另一個場景,也就是被搭成采礦車內部的攝影棚。
《月球》劇組的攝影棚被分為了很多個小的攝影棚,除了員工休息化妝的地方之外,每一個影片中出現的工作站環境就需要一個小攝影棚進行搭景。
換攝影棚就需要轉場,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自然是選擇繼續拍攝電影中徐山爭又發現能源罐滿了而第二次出工作站的戲份。
絕大部分的影視拍攝就是這樣,不可能完全按照故事情節順序拍攝,這也是蒙太奇的神奇之處。
外空景象的戲份,每次陳昊都會多拍一些,或者就是將之后的外太空場景一次性能拍的都拍完,這樣省時省力。
所以第二次徐山爭出工作站,只需要拍攝徐山爭在月球車里的戲份。
工作三年之久,徐山爭對于取能源罐早已駕輕就熟,只是隨后突然發現不對,猛一打方向盤,卻還是發生了車禍。
月球車被猛的撞了一下。
“咔!”陳昊喊道。
“爭哥,你已經在月球三年了,孤獨一人,工作又是一成不變,枯燥乏味,所以不僅僅只是面無表情,要更多一些麻木才對。”陳昊喊道。
徐山爭聞言點了點頭,“好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