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位,《水瓶座女孩》,上映3天,華納兄弟,周末票房3萬美元,上映影院3000家;
第4位,《單刀直入》,上映3天,新線,周末票房1101萬美元,上映影院2730家;
第5位,《憨豆特派員》,上映1天,環球,周末票房913萬美元,上映影院2590家;
……
“《電鋸驚魂》導演新片《颶風營救》首周末3天票房2471萬美元,榮登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洛杉磯時報》
“連姆尼森新片《颶風營救》擊敗一眾競爭對手,排名周票房排行榜第1位!”---《紐約客》
“華夏導演拿下人生首個北美周票房排行榜冠軍!《颶風營救》2471萬美元強勢登頂!”---《休斯頓紀事報》
……
陳昊新片《颶風營救》首周拿下北美票房冠軍的消息成為了此時美國各大娛樂媒體的頭版頭條。
其實電影獲得票房冠軍并不稀奇,總是會有一個的,但奈何陳昊是個華夏人,所以備受矚目!
相信,去年一部驚艷了萬圣節的《電鋸驚魂》依然在美國不少觀眾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同樣是去年的一部《月球》,讓很多美國業內和科幻愛好者也記住了陳昊這個華夏導演。
在他們的眼中,陳昊算是個值得關注的導演新星,畢竟他太年輕了,能夠拍出《月球》,能夠拿到《電鋸驚魂》的票房已經算是奇跡了。
他的未來也許光明一片,但也許會像另一個華夏導演吳白鴿一樣,猶如彗星一般。
畢竟每年來美國的外國導演可是不少,但真正能夠站穩腳跟的并不多,華夏乃至亞洲都沒幾個。
也許陳昊很快就會像現在的吳白鴿一樣,無戲可拍!
雖然驚訝于陳昊能夠拍出《彗星》、《月球》和《電鋸驚魂》,但傲慢的美國人心中多數還是不太看好陳昊的。
所以,當《颶風營救》拿到周票房冠軍的時候,可謂是驚掉了一地的下巴。
陳昊表現出來的對北美電影市場的適應性,有些遠超美國人的意料。
戴維斯的老對手湯米摩托拉現在可是氣得要死,顯然《颶風營救》的首周票房給了他一記重拳。
他現在唯一想的就是《憤怒管理》能夠立即上映,他再也不想看到戴維斯那張洋洋得意的臭臉了。
但,戴維斯卻是喜笑顏開的在公司炫耀自己的眼光,同時再次申請加大對《颶風營救》的宣傳力度,爭取獲得更高的票房。
顯然,戴維斯的方案通過了,因為在《颶風營救》上映的第二周,陳昊又被拉出去跑宣傳了。
與此同時,內地的媒體這次不再遲鈍,十分迅速的報道了《颶風營救》的首周末票房情況。
當然,很多媒體,像新狼都是直接翻譯了美國媒體的報道,只不過換了個標題。
“《颶風營救》北美登頂!陳昊拿到個人首個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搜虎娛樂報道
“《颶風營救》三天拿下2471萬美元,約合2億人民幣!陳昊新片力壓一眾美國電影!”---新狼娛樂
“2471萬美元!陳昊不負眾望,成為內地首個拿到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的導演!”---網意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