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本身《蝙蝠俠》就是一部偏黑暗陰郁風格的漫畫,本身特質無法完全割舍,卻又要做到兼顧娛樂性。
這兩種的確是太難平衡了,《蝙蝠俠與羅賓》就是典型!
怪誕的風格和人物造型,加上爆米花的商業娛樂性,最終混合成了一坨狗屎!
也就是說,現在陳昊的競爭對手,只剩下一個克里斯托弗諾蘭了!
此時的諾蘭剛剛憑借《記憶碎片》以及《白夜追兇》成為好萊塢新銳導演中的一員,雖然可能沒有陳昊那么耀眼。
但其極富辨識度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同時,諾蘭也知道,想要在好萊塢立足光靠拍形式新穎的類型片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原創力十足的諾蘭需要一部商業代表作讓自己來個華麗轉身,而正好他得知華納準備重啟《蝙蝠俠》。
于是便主動請纓聯系華納兄弟想要執導《蝙蝠俠》,由此和陳昊成為了直接的競爭對手。
現在備選只剩兩人了,華納兄弟想要知道兩人對《蝙蝠俠》的初步策劃方案,以及片酬!
陳昊看完郵件之后,腦海里思索了一下覺得還是諾蘭的《蝙蝠俠》系列足夠精彩乃至驚艷,讓陳昊自己去想恐怕也不會比原版來的更好了。
所以,李鬼VS李逵吧!
新版蝙蝠俠能夠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蝙蝠俠”的故事被打造成了一部嚴肅的正劇,并構建充滿人性化的復雜關系網,而不只是復制一部娛樂化的動漫爆米花電影。
陳昊想完,便開始動手,如果能夠執導《蝙蝠俠》無疑能夠名聲大噪,乃至走上神壇。
這樣的機會擺在面前,陳昊自然要爭取一番。
于是,陳昊便靜下心來投入到了策劃案的寫作之中。
期間,小狐來找陳昊玩,但是看到陳昊那么認真的寫東西,而且得知關系到陳昊能否執導投資上億的好萊塢電影。
小狐也就沒有打擾陳昊,而是安靜的坐在一邊陪著陳昊,端茶倒水,揉肩捏手的伺候。
陳昊看著小狐耐著性子陪自己,忍不住笑了笑,真是很少看到小狐這樣安靜的時候,咱這也算是現代版的紅袖添香了!
因為只是初步的策劃案,所以陳昊也只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寫的差不多了。
而在寫完之后,還要附上片酬,這讓陳昊有些猶豫。
在拍《第九區》的時候,陳昊已經拿到了1000萬美元+10%的北美票房分紅。
這個片酬不算最高,但也不算低了。
尤其是相比于諾蘭,雖然他憑借兩部電影聲名鵲起,但是電影票房沒有過億的,片酬肯定不可能拿這么多!
現在,陳昊覺得兩人對于蝙蝠俠的策劃案應該差不太多,片酬相差太大可能會影響華納的選擇。
可是陳昊來到北美的本意就是為了多賺錢,而且陳昊現在是兩部過億美元影片的導演。
說起電影票房,陳昊肯定是完勝諾蘭,電影口碑方面,陳昊同樣不虛!
比這些,陳昊是有優勢的。
諾蘭的優勢就是白種人,另外片酬應該偏低。
陳昊想了想,覺得還是不能自降身價,不至于跪舔,所以最終寫了和《第九區》一樣的片酬!
只看現在,諾蘭更便宜,但陳昊票房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至于到底如何取舍,還是交給華納兄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