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在北美以1520萬美元開畫,算是取得了不錯的首映票房,令人驚喜的是影評人和觀眾的雙重認可。
“《火星救援》這部硬科幻著點于被困火星中對自然的抗爭,人類生命的無限潛力在周幽默樂觀的演繹下,既得見宇宙生態的殘酷,更所見那樂觀從不言棄生命的動容。
電影并沒有過多對男主所謂陰暗孤獨心靈的呈現,其所一展的是被困火星樂觀的幽默,對于火星的探索與征服,憑借自身所學積極的解決生存問題。
《火星救援》毫不拖泥帶水的演繹與永遠樂觀的精神,成為了締結電影靈魂的橋梁。
電影在內在上透過孤立無援的馬克,實則在嬉笑幽默間更為深層次的探索了太空為什么總能讓人心潮澎湃,為什么我們從來不曾停步探索未知步伐的意義。
《火星救援》的故事,如《魯濱遜漂流記》內核一樣,都是用生命證明了人類對不可知的勝利。
電影以詼諧幽默詮釋著生命的力量,更深感那人類永不止步對未知敢于探索的無畏精神。”
---《好萊塢報道》
“《火星救援》作為一部套路感很強的災難片,或許不夠動人心魄,但作為一部“硬科幻”風格的電影,讓很多影迷感受到了什么叫質感!
硬科幻電影讓人著迷,是因為它把真實感奉為最高法則。其擁躉相信,市場不會排斥追求極致風格的電影。
所以,《火星救援》中的前沿科技,才膽敢“素顏”出鏡。飛船艙、宇航服、火星車及科考基地,大多基于現有技術設計思路,并未刻意去營造未來感。
最先進的科技,都是踮起腳尖就能實現的。比如,為營救計劃立下莫大功勞的宇宙飛船近地加速方案,就是一項觸手可及的技術。
讓人津津樂道的火星種土豆情節,只是捎帶呈現了人的幽默感,更重要的任務是將含有微生物樣品的地球土壤混進去,給火星土壤帶來“活性”,讓這件事在技術上變得可能。
由于這種對科學的嚴謹態度,硬科幻電影中展示的科學觀念,就有了某種超出電影以外的意義,甚至可以成為觀察和培養公眾科學素養的窗口。
《火星救援》最耐人尋味的地方,是把科學思維置于先進技術之上。整個救援過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對基本科學原理和過時技術的靈活運用。
比如,火星種土豆,只是用到了氫氣燃燒產生水以及借助糞便創造生長環境的簡單原理和古老技術等等。
《火星救援》的科學思維嚴謹細致,令人信服,將硬科幻的真實感體現的淋漓盡致!”
---《綜藝》
……
伴隨著《火星救援》的良好口碑,影片很快便結束了北美的第二周征程。
《金剛》憑借3143萬美元的周末票房,蟬聯了北美周末票房冠軍。
《納尼亞傳奇》則以3010萬的票房成績遺憾的繼續位居榜單亞軍。
本周剛上映的《新搶錢夫妻》和《兒女一籮筐2》分別以2350萬以及1477萬美元分居三、四位!
《火星救援》本周排名下降了2個名次,排在了榜單的第五位。
不過,《火星救援》的跌幅僅有逆天的4.6%,周末3天拿到了1450萬美元,次周總票房1980萬美元。
《火星救援》上映10天累計票房共計3500萬美元,表現十分亮眼!
……
時間進入了12月的最后一周,已經在北美上映兩周的《金剛》正式登陸了內地各大影院。
這部好萊塢怪獸大片毫無懸念的搶走了《無極》的周票房冠軍寶座。
《無極》第三周再收2000萬票房,累計票房達到了1.45人民幣。
不過,按照《無極》現在的票房走勢,加上下周還有李連捷的《霍元甲》上映,《無極》已經基本沒有了破2億票房的可能!
那么陳開歌與陳昊的年冠之爭,也基本算是落下帷幕了!